國內動態:紡織服裝業優質股潛力巨大
我國紡織服裝行業近期盈利增速有所下滑,進入平穩增長期,出口形勢也并不樂觀,但同時國內需求潛力卻十分巨大。綜合考慮,給予該行業整體“中性”評級。建議重點關注品牌運營商或品牌運營管理提升、由出口生產企業向國內品牌渠道轉型、具有獨特盈利模式、細分行業的絕對龍頭等四類公司。
行業盈利增速下滑
2006年,我國紡織行業整體運行平穩,盈利增速有所下滑。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24199億元和882.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1.33%和27.96%,較上年度分別下降4.96和7.85個百分點。行業收入和利潤增幅從06年7月開始持續緩慢下降,從7月的23.57%和34.92%下降到年底水平,分月度數據下降更為明顯。
2007年前兩個月,紡織全行業分別實現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3901.59億元和3759.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06%和24.08%,利潤總額為11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45%。其中,紡織和服裝業實現利潤分別增長34.47%和25.34%。同比06年前兩月的情況,紡織業利潤增速下降明顯,約下降了16.89個百分點,而服裝業利潤增速有0.53個百分點的略微提升。
全年出口形勢不樂觀
根據海關統計,2007年1-2月,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是240.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87%,占全國外貿出口總值的14.25%。其中,紡織品出口金額是84.8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89%;服裝出口金額是155.5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64%。
雖然2007年前兩個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強勁,但從2007年全年看,不利因素仍很多,全年出口并不樂觀。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來源于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的巨大順差,這給人民幣升值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根據行業協會的測算,人民幣持續升值預期對紡織服裝行業的壓力逐漸增大,原先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行業利潤將減少72億元。
同時出口退稅率面臨進一步下調。近日由權威主管部門提出的一份討論方案計劃將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由11%降至9%,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9%,化纖長絲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也將由9%降至5%。由于這份方案涉及面過大,如果出臺勢必造成巨大影響,因此相關部委提出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維持不變,服裝出口退稅率下調兩個點,即由13%降至11%。目前上述方案還在討論之中。2%的下調幅度預計將造成服裝行業100億人民幣的利潤損失,而2006年服裝的全行業利潤僅僅800多億人民幣。受此影響,服裝的出口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全年增速僅為15%甚至10%。
總體來說,我國紡織服裝業缺乏核心競爭力,雖然近些年出口快速增長,但結構仍以低檔為主,隨著貿易順差問題越來越嚴重,紡織行業升級愈顯重要,產業結構調整是行業的當務之急。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