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大侵權案公布 服飾類傍名牌最多
國家質檢總局于近日發布了全國質檢系統保護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件,這些案件均涉及假冒國內、國外知名品牌。其中,浙江兩家企業被查證的侵權案件的涉案總額已超過千萬元,占據十大黑榜中的兩席。目前,相關責任人已被依法逮捕。
浙江兩企業涉案金額超千萬
根據有關舉報,浙江質監執法人員于2006年5月25日對位于金華市武義縣的新華筆業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發現該公司生產車間內正在生產假冒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中華”品牌鉛筆。檢查中共查獲冒用“中華”廠名、廠址的鉛筆成品60.06萬支、特種鉛筆成品5.4萬支。另發現部分假冒上海三星實業有限公司的“五星”牌鉛筆,共計達65.4萬余。
據了解,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目前已做出終審判決,涉案的三個當事人均被判刑,其中,法人代表金某被判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18萬元。
另一起發生在浙江的重大侵權案發生在浙江瑞安市。2006年3月8日,瑞安市質監局會同該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對位于瑞安市場橋辦事處浦西路52號的制假窩點進行了執法檢查,發現該加工點正在生產標注法國名牌“夢特嬌”T恤,現場查獲總數為5640件。由于該生產點不能提供相關合法委托手續,涉嫌生產假冒產品。后經查明,當事人諸青連等從2005年起生產標注法國“夢特嬌”T恤共2.8萬余件,涉案價值達千萬元。
該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目前,諸青連已被依法逮捕,其余2人被取保候審。
服飾類最易被惡意“傍名牌”
此次被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都存在惡意“傍名牌”之實,而且涉案金額多數在百萬甚至千萬元以上,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公布的名單看,服飾、化妝品行業被惡意仿冒、造假的最多,尤其是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服裝、鞋帽、化妝品、香水,受惡意“傍名牌”更多。這些“李鬼”主要集中在廣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
不過,造假最終逃不出法律嚴懲,這十大侵權案都已被移送公安部門處理,部分查清事實的責任人已被判刑。質監部門提醒消費者,購買名牌時要看清產地等信息,進口名牌應有相應中文標簽,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附:質檢系統保護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件
1、廣東清遠市假冒國外名牌服裝案,涉案貨值3600多萬元。
2、廣東廣州市地下窩點生產假冒國外知名品牌化妝品案,涉案貨值近1000萬元。
3、湖北武漢市制售假冒多個國外知名品牌復印機碳(墨)粉案,貨值達100多萬元。
4、安徽安慶生產假冒國外知名品牌香皂、香水案,貨值為247萬元。
5、上海制售假冒復印機墨粉案,貨值達100多萬元。
6、河南項城市生產假冒國內知名品牌味精案,現場查獲貨品設備總價值10萬余元。
7、江蘇靖江市生產假冒國外知名品牌棒球帽案。
8、河北邢臺市制售假冒日本某品牌油封案。
9、浙江武義假冒“中華”鉛筆案,涉案價值65.4萬元。
10、浙江瑞安假冒國外名牌服裝案,涉案價值過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