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掘金”印度縫機市場
印度紡織服裝業的快速發展,為縫制機械企業提供了新的商機。由于印度從歐美地區接獲的訂單增多,因而對紡織服裝機械需求增加。近幾年,不少印度紡織服裝廠選擇從中國進口大量紡織服裝機械。目前,印度有1/3的服裝機械來自于中國。
印度縫機市場商機巨大
未來,印度很可能成為緊隨中國之后的世界服裝生產大國,然而目前,印度本國沒有成規模的縫制機械制造行業,只有寥寥幾家做零件的企業,所以,印度服裝企業的裝備主要是依賴進口。此外,中國企業投資印度還存有地域優勢。
根據印度服裝協會提供的最新信息,2006-2010年,印度服裝產業在縫制機械引進方面將保持年增長23%的投資幅度,以確保服裝行業實現更加快速完備的升級。據估計,2110/11年度印度將引進縫機約200萬臺。目前,印度服裝協會還將會與政府繼續交涉,希望將縫制機械的進口稅率再下調5個百分點。
2006年,印度是中國最大的縫制機械出口目的國,出口量為220780臺整機、153.45噸零件,出口創匯2億美元,占行業出口創匯總額的15%。其中,繡花機出口17343臺,同比增長63%,出口創匯1.57億美元,同比增長37%,占出口創匯總額的78.5%。這主要與印度服裝加工的特點密切相關,有關人士預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對繡花機的需求量都會比較大。
尋求合適的代理商是重要途徑之一
他國在印度開辦公司,條件很嚴格。對于全資公司,產品必須50%以上出口;合資公司中持股超過50%的,審批程序非常嚴格,要經過一定的年限才能獲得批準。公司成立了,在印度不僅不能享受優惠政策,反而要交比印度企業高十幾個點的稅,這樣,企業的利潤空間就小了很多。
由于印度本土沒有大的機械制造商,服裝生產商便非常依賴大的經銷商。因而目前,外商在印度拓展市場最重要的方式是尋求代理商。這些經銷商不僅有各種進貨渠道,能夠經營多種品牌,而且具備一定的售后服務能力。當然,和經銷商建立起彼此非常信任的合作關系,需要很長的過程。并且,生產商通過經銷商了解信息,對于市場的反應總是比較滯后。
目前,我國一些大中型企業已經在印度有了很好的合作伙伴或者設立自己的辦事處,品牌推廣也產生了很好的效應,像標準、飛躍、中捷、寶石、杰克、通宇、大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