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市場回暖仍不明朗
近日,我國部分縫紉機產區及主要經營實體相繼向外公布了各自的2007年一季度運營數據,總體上看,相比2006年我國縫紉機市場似乎有回暖跡象。
我國最大的縫紉機產區,占我國縫紉機行業總產值近一半的浙江臺州市2007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實現大幅增長。據臺州市統計局最近發布的報告稱,今年一季度,臺州市服裝機械產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5.4%,成為該市五大土導產業增長幅度最大的產業。
在上海、北京,一些活躍于市場最前沿的經銷商反映,2007年一季度上海、北京縫紉機市場有回暖跡象,一些經銷商的銷售額同比增幅明顯。
而來自國內行業部分骨干生產企業的反饋信息,這些企業2007年一季度的銷售情況也有所好轉。
由于我國縫紉機市場存在著淡旺兩季,節前及節后幾個月是我國縫紉機市場的傳統旺季。而近些年,國內市場呈現出旺季更旺、淡季更淡的趨勢。因此,在今年一季度國內縫紉機主要產區及一些經營實體的大幅增長消息傳出后,許多行業從業人員也據此認為2007年國內縫紉機市場在經歷2006年的“艱難”后,將回暖。
支持這一觀點的業界人士還將我國縫紉機市場近些年的發展“規律”作為他們的論據,在他們看來,近些年來,我國縫紉機市場總是在一段時間的相對不景氣后適時回暖,市場不會長期“低迷”,或長期“噴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產區及部分經營實體發布產值及銷售增長的同時, 另一組數據的公布卻為國內縫紉機市場回暖的判斷提出了異議。還是在浙江臺州,臺州市統計局的報告除了公布臺州市服裝機械產值數據外,還對臺州市今年一李度縫紉機產量進行了統計。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李度臺州市縫紉機的產量有所減少。而這,產值大幅增長、產量卻有所減少的情況表明今年一李度縫機市場的形勢可能并沒有出現所謂的回暖情況,除去庫存等因素外(一般而言,每年一季度企業的庫存產品都會保持在合理、穩定的數量上),目前臺州下之所以能在產值上實現大幅度的增長,很可能源于該產區各大經營實體對自身產品結構的有效調整。即通過調整生產線,將過去主要生產的低價產品替換為眼下的高價位、附加值高的中高檔產品,進而導致產區產值的大幅增長。
從這一角度來看, 目前國內縫機市場的容量很難說出現增長,因為在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里,即便市場處在“艱難”時期,這類產品的需求一直也都比較旺盛。
此外,部分生產商及經銷商的火爆銷售態勢,也不足以得出市場回暖的結論,鑒于近段時間國內縫制行業出現的一些惡性競爭,如賒賬銷售的出現,都有可能造成局部范圍內的市場回暖假象。
因此,從所能得到的一些一季度國內縫紉機市場數據看, 國內縫紉機市場回暖的趨勢并不明朗,需要對國內縫機市場接下來一階段表現作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