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馳名商標居泉州各縣市第二
日前獲悉,“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市已正式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設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國際合作基地”。經過20多年精心培育的石獅,如今已形成一條以服裝加工生產為核心的紡織服裝產業鏈。全市現擁有3000多家服裝及配套行業企業,以服裝為主的注冊商標近2000個。石獅已成為舉足輕重的閩派服裝中心城市、中國服裝品牌推動城市、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發布基地和中國服裝重要跨國采購基地,引領服裝流行趨勢和時尚潮流。
石獅的紡織服裝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20多年前,石獅是中國最早的時尚服裝導入者和制造者。許多東南亞和港澳臺等地的舊衣服被販賣到石獅銷售,一個名叫“估衣攤”的市場在當時風靡全國。之后,嘗到甜頭的境外服裝生產商便把品牌和樣品直接帶到石獅,找人加工生產。石獅成為國內第一批境外服裝商貼牌生產的地區,民營服裝業空前壯大。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石獅的創牌意識覺醒,企業開始從國外名牌的“生產車間”走出來,給自己注冊一系列商標。
根據工商部門提供的資料,截至2006年年底,石獅市商標注冊總量達11000多件,擁有馳名商標23件(其中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6件)、中國名牌產品2項。石獅的馳名商標總數直追晉江市,在泉州各縣市排名中屈居第二位。而在石獅擁有的23件馳名商標中,2/3以上均為紡織服裝類。
石獅大帝集團的發展大致能代表石獅服裝業的發展歷程。創辦于1994年的大帝集團,起步時只有20多臺平車,由于缺少資金,只能從貼牌生產起家?,F在,大帝已擺脫以貼牌生產為主的模式,創立屬于自己的品牌———“帝”牌,并在2005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近年來,石獅服裝業涌現出了一大批諸如威蘭西、斯得雅、拼牌、彬伊奴、帝牌、愛登堡、卡賓等服飾品牌,享譽大江南北,并引領了一代個性休閑服裝潮流。
除了有完善的產業集群做依托,每年一屆在石獅舉辦的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也起到了助推作用。海博會作為全國惟一以對臺為特色的紡織服裝專業展會,充分發揮服裝名城品牌效應,依托石獅“閩派”板塊服裝的集群和毗鄰臺灣的區位優勢,經過多年的精心經營,已發展成為構筑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產業對接與交流的重要平臺。
說到石獅,有一個品牌不能不提,那就是極力應訴歐盟對華皮鞋征收反傾銷稅案中的“富貴鳥”。1998年,“富貴鳥”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填補了當時福建省企業在商標領域的空白。1998年、2000年、2002年,富貴鳥皮鞋連續三屆榮獲“中國真皮鞋王”稱號,成為中國鞋業界名副其實的“十大鞋王”之一。2002年,富貴鳥皮鞋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2005年、2006年,在歐盟對華皮鞋征收反傾銷稅案中,富貴鳥成為涉案金額最大的泉州鞋企。經過近20年的發展,富貴鳥已發展成為一家集鞋業、服裝、電子、皮件為一體,年銷售收入達15億元的大型集團企業。其后期延伸的服飾產品被中國服裝協會評為“中國服裝百強”,進一步凸顯了富貴鳥品牌延伸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