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拿到歐盟市場通行證
繼《關于廢舊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兩大壁壘之后,歐盟另一項主要針對能耗的技術壁壘指令———《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EUP指令)即將實施。該指令首次引入了“產品生命周期”概念,要求從產品設計到制造、使用及后期處理全鏈條實現節能、環保。
2007年8月11日,是歐盟規定的各成員國將EUP指令轉化為本國法律的最后期限,這一最后期限距今還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繼《關于廢舊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兩大壁壘之后,歐盟另一項主要針對能耗的技術壁壘指令———《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EUP指令)即將實施。該指令首次引入了“產品生命周期”概念,要求從產品設計到制造、使用及后期處理全鏈條實現節能、環保。
對此,不少中國企業,尤其出口型企業已開始有所動作。
在前不久國內舉辦的兩大地區性縫機專業展會———“第十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縫制設備專館)、“第二屆華南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上,記者發現在不少參展企業紛紛拿出的展品中,都不約而同地打出了“環保”、“節能”字樣,一些產品樣機還附有“符合歐盟標準”的說明。
這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國內縫制機械行業中一些先知先覺的企業家們,已經意識到:此次歐盟對外公布的EUP指令將會影響國內縫企產品步入國際市場的行走方向。中國縫機企業已經開始積極應對這一繼WEEE和ROHS指令之后,歐盟的“第三道綠色壁壘”限制指令。
EUP指令對國內縫企的影響
EUP指令,也就是“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是歐盟國家于2005年7月6日頒布的節能環保指令。從國際雙邊貿易的具體限制而言,這是一種近似苛刻的貿易保護措施。
“十五”期間,也正是中國加入WTO的最初幾年,我國生產的各種產品,猛然間必須面對各種國際上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那些重重設立的貿易壁壘也是引起貿易爭端、產生各種訴訟的直接誘因之一。在這期間,中國企業出口受到的影響十分明顯。據商務部2006年公布的數據和國家貿促會的有關報告指出,2005年我國出口因技術性貿易壁壘而導致的損失達691億美元,貿易機會損失達1470億美元。
盡管縫制機械行業在類似爭端中并沒有相關數據的披露,但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縫制機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所占比例的不斷上升,相關的技術貿易壁壘也將如影隨形,給縫機 產品的出口帶來障礙。
上海社科院國際商法學客座專家吳傳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EUP指令與之前的WEEE和ROHS指令相比,覆蓋了更多的產品,并涉及到產品從設計到報廢的全過程,號稱是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的指令。具體來講,EUP指令在對產品從生產中究竟需要消耗多少能量、排放多少污染物,以及回收時會消耗多少能量、排放多少污染物都會做出要求。但是,該指令目前還只是一個框架性指令,相關產品的具體實施細則將在2010年之前由產品組以不同進度推出。也就是說,為了達到其保護措施更具有針對性,歐盟會不間斷地從實施細則中將各種措施具體化,在企業中掀起一輪“綠色浪潮”。因此,縫機企業在今后的國際貿易中,加強技術上的前瞻性,在節能環保上多下工夫就成了當務之急。也只有這樣,應對類似EUP這樣的“綠色貿易壁壘”,才能做到成竹在胸。
我們高興地看到,一些國內領先的縫機企業正在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在應對歐盟的相關指令。以飛躍為例,日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在一次對外商貿洽談會上表示,飛躍屬下的美國分公司將在美國境內每方圓500英里的面積內,就將會有一個飛躍產品的服務點。
仔細推敲不難發現,飛躍此舉意在加強歐美市場服務網點的同時,也是對歐美市場實施全天候監控的一種有力措施,以保證自身產品的同步開發。換言之,歐盟那種從“搖籃”到“墳墓”的EUP指令,因為服務網點能夠及時跟上,企業產品被人限制的可能性就相對縮小,也有了更充分的應對時間。
因此,出口企業既然終究要面對歐美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那么不如主動出擊,在被別人限制之前做好準備。
應該認真遵守行業標準
2007年3月,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在深圳召開理事會八屆二次會議,本次會議確立了2007年為全行業的“標準化宣貫年”,可見中縫協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
上海社科院國際商法學客座專家吳傳勇也特別提到有關行業的標準在應對EUP指令時所應注意的問題。他對記者表示,世貿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明確指出,各國有權采用其認為是適當的標準,如為了保護人類或動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為了保護環境或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其他利益等。事實上,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出臺的技術標準,其中有不少的合理成分,如EUP指令對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的要求。這些合理的要求,不僅和我國現在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目標相符,也與節能減排降耗等我國現階段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相一致。滿足這些合理的要求,可以說是一個負責任企業的“分內之事”。很難想像,一個不重視生命健康、污染嚴重的企業會被市場接受,甚至會擁有長久的全球競爭力。
但我們也要看到,世貿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規定,用于判斷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的程序必須是公正的;不鼓勵任何以不公正的方式給予本國產品優惠待遇的做法。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企業應通過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途徑努力抗爭。此時,行業的標準化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
談到標準化建設時,中縫協標委會秘書長周玉竺的觀點可謂鮮明。她指出,目前行業企業在標準化推進工作中,仍然有一部分企業存在著僥幸心理,這將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她進一步解釋說:“從理事會八屆二次會議以后,一方面,絕大部分企業因為產品在標準執行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搞不明白而非常著急;而另一方面,還有一小部分企業視行業標準為兒戲,繼續固守著‘只要能賣出產品,一切都OK’的市場理念。可以預料,如果那一小部分企業再繼續因循那種原始的“賣貨”理念,不遠的將來,市場會他們一個嚴肅的答復: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