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H法規:重創珠三角
繼WEEE、ROHS、EUP三大環保指令相繼實施后,經過長達六年的討論,歐盟新化學品政策(REACH法規)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這將使中國面臨入世以來最大的貿易壁壘。
中歐雙邊貿易總額去年達到2700多億美元,歐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但在REACH法規實施后,中歐之間90%以上的貿易額受到影響,整個中歐貿易格局乃至其上下游產業格局都將面臨一次重大洗牌,中歐化工品進出口總額將下降10%,中國化工生產總値將下降0.4%,并可能導致20萬名化工及相關從業人員失業。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珠三角地區的數千企業,其產品出口成本陡增,面臨著“致命”的挑戰。
繼WEEE、ROHS、EUP三大環保指令相繼實施后,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制度》(下稱“REACH法規”)將于2007年6月在歐盟全面開始實施,涉及化學原料及制品、化纖、橡膠、塑料、紡織、輕工、電子、汽車、家電、制藥、涂料等近500萬種由化學物質制成或添加了化學物質的配置品和制成品。而由于相關產品的注冊檢驗費用高達8.5萬~57.5萬歐元,令珠三角地區的數千企業產品出口成本陡增,面臨“致命”的挑戰。
中國化工生產總値將下降0.4%
“由于絕大部分所涉及的產品含有化學品成分,因此預計REACH法規正式生效后,將直接導致東莞地區輸歐產品成本上升,降低出口企業的效益。”東莞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證實了REACH法規的“殺傷力”。
表面上看,前述法案只是針對化學品,影響的將是中國化工產品的出口。然而,化學品不過是冰山一角,它影響的是幾乎所有商品,因為幾乎沒有商品不使用化工產品。
專家估計,REACH法規實施后,中國與歐盟的貿易全部受到影響,家電、紡織、服裝、鞋業、玩具、輕工、電子、汽車、制藥等均將受到波及,整個中歐貿易格局乃至其上下游產業格局都將面臨一次重大洗牌。
專家指出,由于所有物質檢測和注冊的費用均由企業承擔,保守估計中國企業每年為REACH法規所要負擔的成本為5億~10億美元。同時,這項法規的實施將涉及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影響中歐之間90%以上的貿易額,中歐化工品進出口總額將下降10%,中國化工生產總値將下降0.4%,并有可能導致20萬化工及相關從業人員失業。
目前,中國與歐盟在化學品領域的雙邊貿易額每年超過23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總額去年達到2700多億美元,歐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企業出口成本暴增5%
據統計,2006年東莞地區直接對歐盟進出口化學品的企業約5000家,而同年東莞地區出口歐洲的產品總值約600億元,是廣東對歐貿易額最大地區之一,產品主要以化工、輕工、機電、紡織等為主。
“僅注冊一項,企業出口歐盟的成本就將普遍提高5%以上,一些檢測項目多的產品甚至更高。”東莞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些中小型企業根本無法支付如此昂貴的檢測費用,只能望而卻步。
香港中小企業協會會長佘繼標稱,其目前出口的產品注冊費用通常只需要數千元人民幣,而8.5萬歐元的注冊費將是難以擔負的。“由于檢測標準嚴格和檢測費用高昂,并且這些費用全部由企業承擔,因而企業的成本將大幅增加。”他表示,目前還不知道REACH法規會給出口港企造成多大沖擊,但他希望港企應盡早做好應戰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