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偏快 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項政策應對
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當前經濟運行存在六問題,其中,工業增長過快和物價上漲壓力加大是一季度后新增的兩大問題。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1-5月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城鎮固定資產投資32045億元,同比增長25.9%。加上連續幾天來公布的5月份工業增加值、消費物價、貿易順差等數據,5月份的各項經濟指標全面升溫,引起社會各界以及中央的關注。
6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工業增長偏快,外貿順差過大,投資增速繼續在高位運行,流動性過剩問題依然突出,價格上漲壓力加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根據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精神,下一步宏觀調控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對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效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來一直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前提下,會議首次提出“穩中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取向。
而此次國務院選擇在6月中旬召開經濟工作會議也非同尋常。按照慣例,研究經濟工作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常在國家統計部門即將公布季度經濟運行數字時召開。
各方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經濟運行有偏快的苗頭,多項緊縮政策將加快密集出臺。
新增兩大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有關報告一直是中央決策的重要參考,根據其預測,今年物價增幅在3%以下,GDP增幅在10%或以下,同時工業增幅在11.7%。
而根據有關部門公開的數據,5月份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為18.1%,消費物價增幅為3.4%,1-5月貿易順差同比增長83.8%。有分析人士估計,由于工業增長對GDP的貢獻率達一半左右,有理由相信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遠超11%。
中國社科院經濟形勢組分析成員沈利生指出,“目前需要關注的是,物價未來是否會超過5%,如果是這樣,中國經濟將演變成高增長、高通脹的情況,勢必過熱。”
而再過2個星期上半年就結束了,按慣例,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將展開調研,為下半年決策提供參考。而國務院本次在獲取5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快報后即召開會議,顯示出目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
去年,中央多次召開相關經濟工作會議,結論是經濟出現“三過”,即投資過快,信貸增長過快,貿易順差過大。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判斷是外貿順差過大,投資增速繼續在高位運行,流動性過剩問題依然突出,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等四大突出問題。而本次會議則新增了工業增長過快和物價上漲壓力加大兩大問題。
自從2003年以來,中央不斷加強宏觀調控,而2006年以來經濟增長再次加快,高耗能行業投資、出口增幅出現反彈。
沈利生指出,問題的關鍵在于地方對中央政策存在陽奉陰違的行為,導致中央調控政策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