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產業的提升離不開專業市場
不久前新成立的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引起了服裝行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出席成立大會并作了重要講話。紡織服裝市場聯盟成立的重要性以及其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成立伊始便進入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成為正式會員。杜鈺洲稱這一個專業市場的加入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發展的重要新事物,它的成立讓人感到振奮。
目前,我國上規模的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有281個,涉及到的資金巨大,由此而形成了豐富的資源,但一直以來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這一塊的資源都沒有積極有效地調動起來為行業服務。因此,杜鈺洲表示,吸收專業市場加入紡織工業行業協會,不僅僅是看到其眾多的資源,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加入形成一個廣泛的利益團隊來促進整個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
杜鈺洲在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成立大會上的講話為專業市場的提升指明方向。
專業市場是產業集群的延伸
成立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聯盟有其必然性:
第一,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專業市場是產業集群的延伸。因為這些專業市場和百貨商場不一樣,這種商業有中國的特點,就我們目前的專業市場來說,這些市場里的主體不是這個市場的老板,而是產業集群的生產企業,是他們在這里賣產品。在專業市場資源的構成上,其買主主要是上游紡織服裝企業,但同時下游企業要求它是產業鏈配置的窗口,不是過去的那種批發站,其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兼顧各方面的需要。這一過程說明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產生是市場推動的結果,不是誰計劃起來的,不是誰號召起來的結果。后來,它又聯系了商業資本,就開始辦廠,通過一定時間的發展,集群產生后,他們對原料、配件等又產生了巨大需求,于是馬上又產生了專業化的供應市場。所以,專業市場和我們農村城鎮化的產業集群是互動的,現在已經發展到城市大企業里面,有些海外企業里也有,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這是一個配置資源最有利的場所,符合市場規律。因此,從這里我們認為專業市場是產業資本的延伸,是產業資本轉換過程必經的場所,貨幣和資本的變換在專業市場中進行,專業市場是我國紡織產業提高競爭力,產業提升必須要抓的環節,它是產業資本化,企業社會化的必然環節。
第二,專業市場的生命力在于我們產業鏈市場的效率降低了我們的流通成本。中國紡織產業效率低,附加值低,過去我們經常在技術上檢討,在企業管理上檢討,實際在決策物流上浪費非常大,專業市場恰恰是我們眾多的中小企業,特別是產業集群中的物流效率最集中的體現。我們必須提高市場的效率規范。
第三,紡織服裝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大中型企業占規模企業銷售產值的一半,小企業占規模以上企業的一半,而規模以下企業占全行業的三分之一,出口中70%以上是小企業生產的產品,因此我們對產業集群專業市場這種公共服務提升,是我們行業產業提升的基礎工作。從這些原因來看我們應該積極、熱情、深入地為之服務,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通過一些調查,現在的產業集群,企業以及市場規范化過程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我們發現專業市場雖然有大作用,也有很好的利潤,但確實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這個不足就是我們在適應全球化、適應市場規則以及面對國際競爭、國內競爭等方面的能力還需要提高。
現在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進駐以后,我們如何提升產業水平?如何自己提高競爭力?提高中國市場的控制力?這個任務很重,我們不擔心中國市場開放以后,我們這個產業會失去自主權。但是如果我們自己不積極主動的理性化認識我們存在的不足,就會有危險。有些發展中國家已經被外資企業壟斷。我們用實踐證明,過去六年,一般貿易從55%上升到72%,加工貿易從44%下降到24%,這就是我們的競爭力,我們的發展。我們全國的紡織是真正既解決勞動力,又賺錢的,但我們認為我們賺的不夠,我們出口占世界的36%-37%,但我們沒自己的品牌,品牌營銷在別人手里。我們賺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我們要發展紡織強國必須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