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話語權按“標準”說話
——上海惠工縫紉機三廠海菱技術中心信息標準部
工程師朱偉青談標準化建設
◆朱偉青相關經歷簡介:
朱偉青,上海惠工縫紉機三廠海菱技術中心信息標準部負責人,標準化工程師。
今年5月,朱偉青通過了《上海市首屆專利工程師》的考核認定。在從事標準化工作以前,朱偉青曾擔任企業新產品開發項目負責人,其主持開發了GC0398-1D自動剪線上下復合送料厚料平縫機、GA0688-1、GA2688-1筒式綜合送料極厚料平縫機等產品。其中多個產品獲得了相關專利授權,而GA2688-1筒式綜合送料極厚料平縫機被評為“中國縫制機械優秀新產品”。
朱偉青還先后擔任了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縫紉機專用螺紋》、《筒式繃縫縫紉機》行業標準修訂工作的主要起草人。
隨著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不斷發展,與國外縫機業交流的日益頻繁,國產縫制設備產品必須與國際市場標準全面接軌,那么提升我們的標準化水平,就成為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和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贏得市場話語權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將2007年確定為行業“標準宣貫年”。如今,標準化建設已經成為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本文通過對行業標準化專家———上海惠工縫紉機三廠海菱技術中心信息標準部工程師朱偉青進行采訪,希望能為行業標準化建設提供一些思路。
我國加入WTO已5年,當今市場在機遇不斷增加的同時,市場競爭的門檻也相應提高了,市場中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縫機企業將何去何從?提高行業企業標準化水平,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在海內外市場競爭中贏得話語權的必由之路。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將2007年確定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標準化“宣貫年”,即希望以強化企業標準化工作及建立合理標準化工作體系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產品質量水準、技術研發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力。目前,行業中普遍達成了一個共識:提高企業的標準化水平,是國產品牌和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并贏得市場話語權的“通行證”。
為了強化行業企業對標準化作用的認識,增強行業同仁對標準化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體會,近日,記者就行業標準化建設的相關問題對行業標準化專家———上海惠工縫紉機三廠海菱技術中心信息標準部工程師朱偉青進行了深入采訪。
標準與標準化
標準化的實行是以標準的制定為基礎的。談到標準與標準化的問題時,朱偉青這樣對記者說,雖然“標準化”這個詞已經為行業同仁所熟知,但“標準”和“標準化”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們的區別卻鮮有人能說明白。
“標準”是衡量產品質量及工作質量的尺度,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規律性的總結,又是保證產品質量、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而從全局的利益出發,以具有重復性特征的事物為對象,以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為目標,有組織地制定、修訂和貫徹各種標準的整個工作過程,則叫做標準化。產品和工作質量的優劣,很大程度取決于標準化工作的水平。標準化工作具體表現在:一、制定標準;二、組織實施標準;三、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
而這三點也正是國家標準化法中所明確規定的企業標準化工作的任務。企業標準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技術標準,另一類是管理標準。技術標準的高低,將直接決定產品質量的高低;而管理標準是為保證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總的質量目標而規定的經營活動、管理業務的具體標準,是把各項管理活動的工作程序、辦事規律、業務守則、各項職責條例制度化,并作為企業經營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