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設備行業:6月說展會
天氣漸漸火熱,縫制設備展會市場卻在7月顯得有些安靜。6月青島展會之后,要等到9月才有大型的展會登場。上半年,大大小小的縫制設備展會令人炫目,企業、個人奔走于東西半球,來往于中國南北。短暫的安靜,可以讓人靜心地回顧和思索。
來來往往跑展會
近年來,縫制設備行業展會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活躍在大江南北,既有獨立舉辦的專場展會,也有與紡織服裝行業展會同期舉辦的展會。本刊2007年第1期雜志,對2006年縫制設備行業展會進行了盤點。對近年國內縫制設備展會的集中地區進行了分析介紹。相較于國內區域展的尷尬,更為大型的國際區域展似乎更加受到縫制設備企業的歡迎。2007年上半年,從新加坡、越南,到巴基斯坦、土耳其、俄羅斯,再到美國等地,本刊也隨著企業進入國際區域展,感受到了國際新興紡織服裝市場的熱力。
外貿,是目前許多企業拓展市場的主要渠道。國外縫制設備展除了老牌國家德國、美國之外,如今最火熱的地區莫過于東南亞、南亞和西亞、中東地區。這樣的地區走向,自然與紡織服裝市場有關。哪里有需求,就到哪里去,是目前大多數縫制設備生產商和經銷商選擇展會去處的直接動力。
展會要不要參加?沒有純粹的“要”或者“不要”。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適當的參展是有必要的,尤其在尚未建立良好的面市渠道時。過去,生產企業只需要通過幾個大規模的展會宣傳品牌,發展經銷商,建立經銷渠道就可以打開市場。轉入買方市場之后,過剩的生產能力使許多企業不得不直接面對終端用戶,這也是以終端用戶為主要觀眾來源的區域展驟然升溫的主要原因。從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到新興的環渤海經濟圈,再到中部兩湖地區、西部川渝,中國紡織服裝工業的梯度轉移,也使得縫制設備企業隨之而動,在這種背景下,區域展成為大多數企業探路和拓展銷售網絡的首選。
冷冷靜靜看問題
展會經濟的活躍,給企業提供了走向市場的平臺。但是,過多過濫的展會,也使得多方奔走的企業精疲力盡且效果不盡如人意。在Google、百度等網站上輸入“展會”等關鍵詞,就有不計其數的信息撲面而來。選擇項多了,容易產生選擇恐懼癥。尤其對成長型中小企業來說,有效選擇展會,是一件需要精打細算的事情。來往奔波,精神疲憊不說,花重金得有收效才是關鍵。
對此,筆者提幾點個人的建議。
首先,選擇要準。展會遍地開花,與企業產品、發展方向對口的地區是首選。企業有自己的市場定位,當地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水平決定了設備消費能力的高低。企業在參展前,一般都需要根據經驗和平時的觀察對所往區域做深刻的市場分析,展會觀眾群是哪些,所生產的機器是否能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并根據所做分析,有針對性地安排自己的參展規模。許多中小企業或因為無意識,或因為沒有信息渠道,或因為人力、物力等資源制約,對市場的發展動向把握不明,做出的市場分析往往顯得不夠精準。但是,無論受何種限制,企業在確定自身定位的同時,敏銳的市場嗅覺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在平時的生產經營之中,多方打聽,派專人深入市場做實地考察,以求獲取準確的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