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沖擊 看深滬鎮紡織產業如何調整
以內衣加工為主的福建省晉江市深滬鎮,是典型的外向型產業集群。面對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調整等帶來的沖擊,將對小鎮上的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他們將如何應對?
6月19日,當國家有關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消息一發布,遠在福建晉江深滬鎮的企業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個以生產內衣、泳衣、三角褲為主要特色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地,2004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內衣名鎮”。全鎮現有內衣生產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300多家,全行業年總產值40多億元,占全鎮經濟總量的80%以上,并且先后榮獲2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國家免檢產品和3個省著名商標。
小小的內衣,深深改變了這個偏僻的小漁村。一座座現代化的制衣廠,使小村頗有城市的味道。這里是典型的外向型產業集群,產品90%以上出口,產品雖小,但國際市場需求量大,勤勞敢拚的深滬人還是憑借大批量的訂單加工積聚到財富。
但市場的悄然變化,小鎮的老板們已不覺得日子象以前那樣安逸,市場和行業政策的每一陣微風細雨,同樣會在這個小村里掀起波浪。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勞動力價格的不斷上漲,再加上出口退稅的調整,讓他們越來越感到利潤的微薄。“今年我們已經不接非洲和中東的訂單了,他們報價太低,我們已經無利可圖”。“這幾年勞動力價格上漲的很厲害,工資水平不斷增長,可是,熟練的技工越來難招了”。“外商越來越精明了,盡管我們已沒有什么利潤,可是他們卻不愿加價,他知道這里分布著眾多加工企業,你不接肯定會有別的企業接”。當地的老板在訴說著面臨的窘境,但是說歸說,困難總是難不倒這些敢拚的閩南人,事實上他們已經開始了向困難挑戰的積極探索。加強企業社會責任,以科技提升促產業升級,加強國內市場的開拓和做強自有品牌,成為他們的共同選擇。
社會責任早抓比晚抓好
作為外向型產業集群,該鎮領導深廣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壁壘越來越多,產業和企業要持續和諧發展,必須做好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我們不應把抓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當任務來看,而是應當作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社會責任建設早抓比晚抓好,深滬鎮的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這一點。”鎮長張朝陽介紹說。
2006年12月,深滬鎮成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確定的首批十家試點產業集群之一,今年6月了,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浩沙、康雅、達麗、勝洋、中天、嘉華、德萊、滬潮、永合興、新百佳等10家當地龍頭企業也成為試點骨干企業。建立社會責任體系對我們這些出口型企業來說是完全必要的,它可以促進企業管理更加人性化,穩固職工隊伍,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促進企業升級發展。深滬服裝商會負責人說。
康雅鞋服有限公司總經理工蔡玲娜認為,盡管企業是我一手做起來的,但現在已經不是我一個人的,我們還有幾百名職工,企業是我們共同的飯碗,我們必須成為一體,去應對挑戰。
科技與品牌的分量
產業升級正成為小鎮服裝產業發展的共同追求,為了跟上國際市場的需要,深滬鎮一批企業注重技術創新,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引進國際先進設備,絕大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設計打樣中心,內衣產品質量得到海內外客商的廣泛認可和青睞。一些企業還積極與國際著名品牌合作,建立和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管理模式,浩沙、華麗、億裕、達麗等30多家企業獲得ISO9001質量認證和ISO14000環境認證。
在國內頗具品牌知名度的浩沙,就坐落在這個小鎮上,也是這里的領頭羊企業。對于目前面臨的困難,總經理施鴻雁并沒有多少擔心。憑借著品牌優勢,從泳裝開始,浩沙品牌旗下已擁有包括專業泳裝、時尚泳裝、健身服、瑜伽服、運動內衣、時尚內衣、男士內衣、家居服等眾多產品系列,并發展為集服裝設計和面料生產、加工、銷售、外貿、健身為一體的大型產業集團,特別是在城市中推出的浩沙動感家居生活館及健身俱樂部,更受到都市白領的推崇。施鴻雁說,因為浩沙品牌對質量的要求非常高,我們必須進行“精耕細作”,因此員工工資也是比較高的,節日加班我們會加倍付工資。我們需要的是企業與員工和諧統一,為消費者提供符合需求和流行趨勢的優質產品,共同創造著浩沙的明天。
在深滬,小產品總是能成就大市場。潯興股份,是中國股市中唯一一家拉鏈企業,它造就了中國拉鏈業唯一馳名商標——SBS,如今,SBS潯興拉鏈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負責人在介紹其“細節成就品質”的經營理念時說,“生產拉鏈就好比雕刻一件像螞蟻一般的藝術品,是個相當復雜而精細的過程,只有專注于每個細節,才能成就我們完美的品質。因此,不管是產品品質還是服務,無一不是致力于從細節微小之處來提升客戶產品的品質。讓一條條小小的SBS拉鏈,一步一步為我們的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
潯興所提倡的企業精神就是緊密相聯,共創未來。二十年的艱辛創業,潯興人以“愛拼才會贏”、“細節成就品質”的專注敬業精神,將潯興科技鑄造成為中國拉鏈中心、全球第二大拉鏈制造商,SBS成為國人引以為傲的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