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國際品牌
公司已連續4年成為“出口名牌”企業,此次入選的希望應該不小。
在這里,我想談談對以自主品牌闖國際市場的看法。泉州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應避免成為歐洲企業的生產車間。
泉州目前不少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在產業鏈方面,仍然屬于生產服務型,即國外客戶給泉州企業下單,這些企業按訂單為對方進行生產和加工。但是,近年來,隨著外貿領域大環境的形勢日益嚴峻,生產型的泉州紡織服裝企業的利潤正在下降。在出口領域,目前至少有4個方面的壓力在不斷地擠壓著泉州企業的利潤空間:第一,國內的勞動力成本在不斷提高;第二,國內外整體上原輔材料的價格在上漲,第三,人民幣不斷升值,相形之下美元在不斷貶值;第四,出口退稅政策取消,降低了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這4個方面的壓力使得一些泉州企業的外銷業務實際上已無利可圖。它們充其量也只是歐洲品牌的生產車間。
寧波有不少專事生產型的企業,做到了1億—2億元的產值,但是他們最終都放棄了,不再堅持紡織服裝的生產加工之路,這應讓泉州的相關出口企業引以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