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泉針織企業成為產業空洞化中的亮點
目前,日本國內市場的針織服裝有95%依靠進口,也就是說日本國內生產的針織服裝的市場占有率只有5%。正當業界為針織產地今后的出路扼腕嘆息之時,新縣五泉地區的針織企業卻能夠每年實現銷售收入200億日元,成為產業空洞化中的一個亮點。
NI帝人商事公司認為:“在整體低迷的紡織業,仍然不缺少善于經營并取得良好效益的企業”。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針織行業,而住金物產、NI帝人商事等紡織貿易公司都對五泉地區針織企業的努力表示贊賞。住金物產每年面向五泉針織企業的紗線銷售額達到70億日元,而NI帝人商事則表示,自從加大對流行商品的投放力度后,3年來銷售額穩步增長。
五泉針織工業聯合會現有35家加盟企業,而在最高峰的1974年,加盟企業數為149家。換句話說,30余年來,加盟企業數減少了四分之三。造成企業停產的理由則出現了驚人的一致,即企業內部的空洞化。五泉針織工業聯合會理事長桐生友夫指出,市場的低迷導致企業人才結構出現斷檔,從而被迫停產的企業不在少數。與此同時,一些中小企業開始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在產業空洞化的大潮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有的開展了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項目,有的直接從意大利進口針織紗線,有的則通過與當地金融機構和同行的合作尋找到新的增長點。
五泉地區針織企業應對空洞化的努力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增強商品開發能力,避免同質化現象;二是加強庫存管理、生產管理等環節降低成本;三是發揮在日本國內生產的優勢,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縮短交貨期,從而確立企業的競爭優勢,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SB針織公司總經理都筑滋分析:“2—3年后,大批走出國門的日本針織企業將會回流。”
以日本國內生產、國內銷售為特征的該公司一致注重與產地針織企業的合作,2007年度銷售收入目標為100億日元,公司對于五泉地區針織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