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EUP 中國縫機企業準備好了嗎
8月11日,是歐盟規定的各成員國將EUP指令轉化為本國法律的最后期限。這項被稱為歐盟“第三道綠色壁壘”的環保指令,所涵蓋的產品范圍非常廣,其隱蔽性也更強。較之其他家電類產品而言,縫紉機械等一些看似并不太費電的機電產品有可能成為受影響最大的門類。為應對歐盟的綠色壁壘,我國縫機企業已經在以積極的心態和行動進行應對準備,從產品的設計到生產,在節能環保上下大工夫。很多企業在最新推出的產品上都打出了“環保”、“節能”字樣,有的產品還附有符合歐盟標準的說明書。
眼下,距離8月11日歐盟實施《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指令》(EUP)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有人分析,這項被稱為歐盟“第三道綠色壁壘”的環保指令,所涵蓋的產品范圍非常廣,其隱蔽性也更強,較之其他家電類產品而言,縫紉機械等一些看似并不太費電的機電產品有可能成為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對此,作為縫紉機械出口大國,我國縫機企業準備好了嗎?
EUP指令實施在即縫機行業遭遇嚴考相比歐盟已經實施的《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即將實施的EUP指令不僅涵蓋了所有用電的產品,而且首次引入了“產品生命周期”概念,要求從產品設計到制造、使用及后期處理全鏈條實現節能、環保。
據了解,EUP指令要求企業在設計新產品的時候,不僅要考慮產品功能、性能、材料、結構、外觀等常規因素,還要考慮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對能源、環境、自然資源的影響程度,其目的是通過強化環境化設計改善產品的環保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要求符合EUP指令的產品必須附上CE標志,才能取得產品投放歐洲市場的通行證。而這對于通常習慣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產品的節能上,卻忽視生產過程中能耗問題的我國制造企業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歐盟是我國縫制機械產品重要的出口對象,去年我國對歐盟縫制機械產品出口總額為1.5億美元,約占我整個行業出口額的11%。因此,EUP指令的實施,必將對我縫制機械出口企業造成巨大影響。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負責人表示,EUP指令的實施將大幅增加縫機制造廠家的生產成本,除了會增加原材料成本外,還將提高設計和制造成本,如在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細節,企業都要在節能、環保指標等方面進行相應的管理和測試,并在必須提供的技術報告中做詳細的說明。另外,目前在縫機行業能對原材料進行元素分析研究的企業很少,而購買一臺檢測分析儀器要幾十萬甚至是幾百萬元,這無疑將給企業帶來成本壓力。更關鍵的是,它還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供應鏈管理成本,如對上游原材料的控制等。對于部分以低價位取勝的縫紉機出口企業來說,成本的上升將進一步攤薄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潤,一些應對能力不足的企業很可能會因此而退出歐洲市場。
另有專家介紹,與WEEE指令和RoHS指令不同的是,EUP指令并不是針對產品要求的指令,而只是一個框架指令,在執行時具有極大的操作靈活性,歐盟可按照這一指令中的相關規定,制定進一步的有關產品要求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