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社會責任必須社會化
“企業社會責任絕不只是作為供應商的生產企業的單獨行為,而是整個供應鏈中包括銷售商、供應商、品牌商的共同責任”。
7月11日,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簡稱“CSC9000T”)“10+100+1000”項目在廣東省中山市舉行啟動儀式暨普及培訓活動。至此,這一活動在不到兩個月里已先后在全國9個紡織產業集群地區舉行。
“活動越深入,我們越深切地體會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必須是一個社會化的行為,亟須社會各方的關注、支持。”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推廣辦公室副主任閻巖說,“10+100+1000”項目能夠在這些紡織產業集群地區推行,除了契合紡織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需要,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當地黨政領導的認識到位和行動支持。
平湖是浙江省的一個小城,服裝業是該市的特色支柱產業,全市有服裝企業1600多家。在這個只有50萬人口的城市,有著非常完善的推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領導機構、工作規程和實施細則。
“平湖的服裝90%以上供出口,早已融入到國際服裝產業鏈和供應鏈之中,這讓我們切實感到,履行社會責任是服裝企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平湖市委常委、副市長石云良說,基于此,當平湖成為“CSC9000T”十大試點地區后,市委、市政府除了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還制定政策對參與試點企業給予支持,并下撥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獎勵扶持這一活動。
“承擔社會責任是要付出相當的成本的,不能指望企業自覺自愿地履行社會責任。”閻巖說,正因如此,如何爭取社會公眾的關注,特別是黨政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支持就成為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重要功課”。
全總民主管理部部長郭軍則認為,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必須解決成本的公平分擔問題。他分析道,許多跨國公司作為采購商以社會責任的名義理直氣壯地要求作為供應商的生產企業遵守社會責任,但在采購時對產品的價格卻壓得一低再低,對生產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帶來的成本完全不予理會,這是極其不公平的做法。
目前,采購商對供應商適用的社會責任標準往往不止于基本的勞動標準,除了對工作時間、加班時間不能超過法定標準,工資不低于最低標準等有明確要求,還提出職工宿舍要有空調、廁所蹲位達到一定數量等。“對勞動者來說這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要求所有的企業都按照這樣的理想標準進行生產,恐怕相當多的企業會關門大吉。到時,勞動者不要說空調和廁所蹲位的舒適和方便不再享受得到,可能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會有困難。”
“如此昂貴奢侈的社會責任遠不是今天的中國和中國的企業所能夠承擔的。”郭軍表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必須立足國情,同時必須明確一點,那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絕不只是作為供應商的生產企業的單獨行為,而是整個供應鏈中包括銷售商、供應商、品牌商的共同責任。因此,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成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采購商的企業和作為供應商的企業都有責任和義務承擔。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處長劉素文表示,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世界潮流趨勢,無可抵制和回避,只能積極采取措施主動應對。她介紹,雖然目前尚未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但國家發改委今年4月在向國務院關于一季度經濟形勢的匯報中,再次提出率先在輕工、紡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開展企業社會責任試點。下一步將推廣“10+100+1000”項目的做法和經驗,大力推動紡織行業增長方式的轉變。(記者 王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