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率政策調整 青島皮革制品業遭重創
6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7]90號),對2831項商品的退稅率進行了調整。本次出口退稅率調整,充分體現了國家調控出口、縮小順差戰略意圖,調控的重點仍為“兩高一資”的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服裝、鞋類產品。但由于本次政策調整涉及商品范圍廣,影響企業面大,出口企業原有的微薄利潤將受到進一步擠壓,這對我市出口企業能否應對、適應政策的變化將是一個嚴峻考驗。
取消類:按照2006年出口額測算,我市將有1368家企業涉及取消退稅率的商品,涉及出口額15.25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7.2%,占涉及企業出口總額的20%。本次退稅取消的退稅率有8%、5%不等,取消的幅度較大。而且要按照退稅管理辦法,取消退稅將視同內銷征稅,對企業利潤影響較大。總體來看,取消類的商品下半年總體出口將大幅下滑,影響全市出口額10億美元左右。減少退稅資金2.1億元。
我市受影響較大的產品有生皮、皮革制品,含瀕危動植物成分的工藝品、鞋類、鈕扣等,化學工業品中的氯和染料等化工產品(精細化工產品除外)有機、無機化學品中的肥料(除已經取消退稅的尿素和磷酸氫二銨)等。在取消出口退稅的商品中,生皮皮革加工,化工產品中的肥料、燃料以及木制家具等行業在我市出口產品具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其中生皮皮革行業以韓資企業為主,生產經營地主要分布在膠州,代表企業有大明皮革、永昌因特皮革等,這部分在企業在青島經營多年,銀行貸款較多,而且經營品種較為單一,應對外部風險能力較弱。這次退稅從8%的到全部取消,每美元出口減少退稅資金0.3—0.4元,企業利潤大大減少。另外,另外,取消類商品有可能列入國家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涉及金額8.4億美元,如果沒有特殊的過渡措施,加工貿易企業經營將陷入困難。從企業了解的情況看,有不少企業準備放棄此類商品出口,一些經營困難的企業可能會倒閉,這次退稅取消后,可能會引發一些連鎖反應,會形成潛在的不良貸款和拖欠工人工資的風險,也將會影響我市勞動就業,需引起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