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尾貨市場將逐漸走向規范
9月1日,2007年中國尾貨市場發展與規范高峰研討會在京舉行,多位行業領導和業內專家為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尾貨市場出謀劃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應盡快完善服裝尾貨行業的各項標準,進一步規范服裝尾貨市場。
在此次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國雄表示:“尾貨是指出口企業滯留、滯銷的產品,本身必須是出口產品,有相應的品牌價值,不是有質量問題而退回的處理商品。尾貨市場是中國市場發展的客觀需要。目前,對于尾貨市場的準入標準尚未明確。隨著尾貨市場的興起,尾貨標準的制定成為當務之急。”不過在實際銷售過程當中,不少非外貿服裝生產企業的積壓產品也以低于成本價格拋售。
至于為什么尾貨的價格如此低廉,原因很簡單,就是生產企業要快速消化掉庫存服裝,以低于成本價格銷售給服裝尾貨經銷商。這樣一來,服裝企業解決掉了庫存,并收回了一定資金,而服裝尾貨經銷商雖然以非常低的價格銷售服裝,仍然有客觀的利潤。同時,正規的尾貨是生產過剩或者銷售不出去的積壓品,并不是偽劣品。因此開業僅3個月,北京天蘭天GOGO服裝尾貨批發市場已經有近20億元的銷售額。
據介紹,天通尾貨市場是京城首家尾貨市場——天蘭天服裝尾貨批發市場的二期工程。該市場總策劃梁吉良稱,天通尾貨市場位于奧北百萬大社區的核心區域——天通苑西三區商業樓,經營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達5000萬元,短短幾天的招商登記已超過3000戶,并預計9月28日開業。
北京市場協會秘書長國杰建議,銷售尾貨應該有一套制度來進行保證。市場的銷售者要建立排帳制度,要進行登記,要把今后憑證留存,供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檢查和驗收;同時市場應該建立廠長掛鉤制度,要把一些主要的尾貨市場廠家,要和市場建立合同,應該把一些固定的尾貨生產廠家、營業執照、商標在市場進行備案、留存。在市場銷售一些著名品牌的時候,應該有授權書或者委托書,保護好商標品牌,避免知識產權的糾紛。
我國是服裝生產、出口和消費大國,每年都有大量滯銷服裝堆積在服裝生產企業的庫房里。類似天蘭天和天通尾貨這樣的市場出現,必將能把這些積壓服裝“點石成金”,但就在天蘭天尾貨市場取得良好效益的時候,其他的一些市場也打出了“尾貨”的招牌,其銷售的商品并非全是尾貨,因此行業內多為領導都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對尾貨市場的監管力度。
北京社科院管理所副研究員楊松指出,政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盡快地制訂尾貨行業準入標準,避免市場的盲目發展。同時,企業加快建立尾貨信息、尾貨運輸、尾貨收售以及維修和售后服務四大網絡,維護一個具有信息、評估、結算、保管、運輸、加工和維修職能的尾貨市場。
會上有幾位專家都表示,尾貨市場的出現對消費者是非常有利的。尾貨的低廉價格可以引導消費者思考和探究服裝的價格到底是多少合適,最終在服裝市場上形成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價格體系,最終促進服裝品牌和服務的提升。而尾貨市場最終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還是要在質量和服務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