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七成多校服不合格
新學年剛開始,各學校又將訂制大批校服,然而,省質監局近期對我省企業生產的學生校服進行的專項抽查,發現有七成多校服不合格。
據介紹,此次共抽查了27家企業生產的39批次學生校服(夏裝)產品,有17家企業的30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76.9%。
pH值超標對皮膚有影響
本次抽查的學生服裝,在pH值、色牢度、纖維含量、褲后襠接縫強力等多個項目出現不合格項,有18批次產品pH值不合格,占不合格總批次60%,pH值(酸堿性)超標的校服,會破壞人體皮膚表面的弱酸性物質保護層。
抽查中有26批次產品耐久性標識不合格,占不合格總批次產品的86.7%。
纖維含量不達標透氣差
不合格的校服中,2個批次產品纖維含量項目不合格,質量問題較為突出。纖維含量如果達不到要求,則影響服裝的吸濕性、透氣性和舒適性。抽查中發現,目前學生服裝相關標準對面料纖維含量尚沒有要求,存在一定的漏洞,致使個別企業采用100%滌綸面料做夏裝。而滌綸含量高的面料透氣透汗性差,學生訂制的校服尤其是夏裝,棉纖維含量過低穿著時不舒適,汗液不能及時排出,導致身上發癢,甚至會導致有些學生出現皮膚病。
新校服充分洗滌再用
抽查中還發現,一些服裝加工企業在原料采購過程中,把關不嚴或降低成本選用價低質劣面料。大部分生產企業在市場上采購便宜面料,既不索要檢驗證明也不送檢,客戶要什么纖維含量,就標什么纖維含量,還有一些生產企業為追求經濟利益,采購棉含量較低的面料冒充棉含量較高的面料以次充好。
質監部門提醒家長,新買的校服應充分洗滌后再使用。
17家不合格校服生產企業名單
沈陽市雯瀚服裝有限公司、昌圖縣教育服裝廠、鐵嶺海洋服裝廠、朝陽吉慶(奧維納)服裝廠、北票育紅服裝廠、燈塔海軒服裝廠、蓋州市教育服裝廠、大連萬達制衣有限公司、大連九龍服裝有限公司、莊河市紅星服裝廠、岫巖縣服裝廠、興城興海服裝廠、阜新天羽高級服裝廠、盤錦眾宇服裝廠、盤錦雙鶴書生服裝廠、臺安縣學生服裝廠、沈陽順城服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