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紡企弄潮國際商海
“兩條腿”走路,穩定大后方,直取境外大市場。這是石獅企業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采取的戰略戰術。這不,石獅企業家一舉將生意做到了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來,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態勢,石獅企業在穩定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做好戰略開拓工作,除了傳統的中東市場,還將營銷的“觸角”伸向了非洲、東歐、歐美、東盟等國家和地區。
“這是一個理智和必然的選擇。”石獅私營企業協會有關人士這樣評價。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來臨,石獅企業與時俱進,全力拓展銷售渠道,打通國際市場通道。可以預見,石獅企業的境外大營銷格局正在形成。
進軍“被遺忘的角落”
與往年相比,今年我市企業外拓市場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細分市場,找準定位,“質”和“量”并舉,既瞄準高端客戶群,又積極搶占中低端市場,既靠高附加值的產品進軍歐美市場,又以大批量的產品“壓”向中東、非洲市場。
石獅400多家企業將生意做到了馬達加斯加這一“被人遺忘的角落”,800多位石獅人在這里弄潮,由石獅人蔡國偉擔任會長的華商總會本月26日也將在馬達加斯加正式成立。馬達加斯加天球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施總助介紹,因延誤工期等原因,石獅有大批的積壓產品在國內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銷路,需要盡快處理,許多企業從中瞄準了商機,將貨運往馬達加斯加等非洲國家,既回籠了資金,又盤活了企業,可謂一舉兩得。
而相對于傳統的中東市場,石獅人一直在滾大“雪球”,做大市場“蛋糕”。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有數千石獅人在中東做服裝生意,石獅企業今年在這一地區增加了上百個銷售點,整個中東市場刮起了“獅造”服裝風潮。
變被動為主動
變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這是石獅企業出口的一大亮點。
石獅服裝面臨最大的困境是國際社會的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據統計石獅近年來有60%以上的出口企業有過此種遭遇。對此,我市的一些企業建立了預警機制,不斷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同時加大了科研力度。如天球等企業建立了研發、生產、檢測、配送、出口等一條龍配套經營的策略,應對來自國際市場的挑戰。野豹等企業擴大自營出口,雙管齊下拓市場,收到了明顯的成效,一改做內銷受季節限制、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
“每過一道坎,石獅企業就成熟一分,石獅企業正是在不斷摔打中成熟堅強起來的,從而能夠從容自若地暢游市場大潮。”市紡織服裝同業公會有關人士說。
賺富人的錢
打開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做高檔服裝產品生意,獲取高額利潤,賺富人的錢。這是石獅出口企業又一經營策略。
昨日從經濟部門獲悉,石獅每年有30多家企業帶著鞋服、體育用品赴美國參展,面對面與高端客戶交流,有的企業還當場拿到了訂單。今年11月,石獅將有多家企業赴世界時裝之都巴黎參展,在展會上發掘新的商機,以期拿到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敲門磚”。石獅的一家企業干脆在法國成立專營童裝的有限公司,一步到位賣“石獅貨”。
單純地靠“量”取勝,只能在中低端市場徘徊。一些有識的企業家,將眼光瞄準高端市場和大客戶,同時加大了科技創新力度,走品牌化戰略,以過硬的品牌價值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問鼎國際市場。目前,“獅造”服裝產品、體育用品進入了美、英、法、日、俄、意等發達國家市場。石獅外經局一負責人表示,石獅出口額在不斷擴大,反映了石獅企業拓展市場的意識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