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稅調整:皮革業形勢嚴峻 調整結構辟新徑
出口退稅指出口企業出口和代理出口的貨物,除另有規定者外,可在貨物報關出口并在財務上做銷售后,憑有關憑證按月報送稅務機關批準退還或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對出口產品實行退稅政策是國際慣例,是國家支持外貿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國從1985年開始實行出口退稅政策,此后,分別于1994年、2003年、2004年、2006年進行過重大改革。
針對貿易順差過大的頑疾,我國政府最終揮出了近年來的最強一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改委、商務部和海關總署五部委近日宣布,自7月1日起,調整2831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覆蓋了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其中皮革企業出口退稅全部取消;在這次出口退稅調整中,對各地企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皮革企業更是首當其沖。那么出口退稅新政對各地企業究竟會產生多大影響,應該如何應對?
出口退稅調整謠言變成事實“蜜罐”打破之痛
此前二三月間,曾有傳聞說2007年度國家將會下調出口退稅率,當時,還有一些商會發布公告澄清:出口退稅率下調對于服裝出口意義重大,如有政策出臺,有關政府部門將通過正式渠道發布通告,希望企業對傳聞不要誤傳、誤信。言下之意即服裝出口退稅率不會下調。但不遂人愿的是,6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7]90號),對2831項商品的退稅率進行了調整。于7月1日起正式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政策,取消了包括皮革、染料等產品在內的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此前一度傳播的謠言成為事實。
根據海關的最新統計數據,1至4月,我國皮革工業主要商品出口金額為71.2億美元,同比增長5.8%。除皮革服裝、毛皮服裝、足籃排球、半成品革、成品革下降外,其他各主要商品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長。以前皮革進出口作為“加工貿易”,原料進口不征稅,出口也不退稅,企業沒有關稅負擔。但對加工貿易的這種優惠政策取消了,皮革進出口開始按照一般正常貿易稅率征稅。如皮革生皮半成品需要繳納5%~14%的關稅以及17%的增值稅,皮革產品出口成本因此增大。
皮革企業靠退稅吃飯之路走向盡頭
新政策一經宣布,立即對國內皮革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產生了巨大影響。由于這次受到的影響較大,相關企業主都憂心忡忡。在服裝、皮革等產品直接受到出口退稅政策影響的同時,一些與上述終端產品配套的企業也十分擔心:配件產品本來利潤就低,終端產品退稅降低后勢必會波及到配件供應企業,這樣一來,企業的賺頭就更小了。這一政策令國內皮革企業業主愁眉不展。
山東省:缺乏優勢的企業將因此“關門”同樣遭受“徹底調整”的還有皮革制品行業,鞋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統一從13%調到9%,生皮等皮革的出口退稅幾乎全部取消。在山東,皮革企業多是來料加工型企業,全行業平均利潤率只有4%左右,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稅率,對皮革行業出口影響最大。專家認為,皮革行業出口必將銳減,缺乏優勢的企業將因此“關門”。
江西省:皮革企業利潤空間縮小。受影響較大的產品有生皮、皮革制品、鞋類、鈕扣等。在取消出口退稅的商品中,生皮皮革加工,化工產品中的肥料、燃料以及木制家具等行業在出口產品具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其中生皮皮革行業以外資企業為主,這部分在企業經營多年,銀行貸款較多,而且經營品種較為單一,應對外部風險能力較弱。這次退稅從8%的到全部取消,每美元出口減少退稅資金0.3—0.4元,企業利潤大大減少。
河南省:4000萬美元將化為泡影。日前,為全面掌握出口退稅給河南帶來的影響,省國稅局做了一個測算,發現這次國家取消出口退稅的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以下簡稱“兩高一資”)產品,涉及河南158項;調低的有2268項,涉及河南的有1107項。因為這次出口退稅率調整,今年下半年,鄭州出口企業將減少大約4000萬美元的出口創匯收入。
福建省:影響面積廣、數額大。7月1日起下調的出口退稅率,將對福建皮革、服裝、鞋、體育用品等行業造成較大影響,據測算,7月1日出口退稅率下調之后,免抵退稅額將比上年減少2631萬元,免抵稅額將減少1168萬元。目前,政府迅速召開各相關部門會議,專題研究積極應對下調退稅率、保持出口企業健康發展會議,海關、商檢、外經、國稅等部門通力合作,力助企業出口,最大限度地降低出口退稅率下調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浙江省:退稅新政逼出口企業轉型。退稅未設過渡期,尚未履行合同企業,損失慘重。浙江省出口增幅明顯回落。新的出口退稅率結構性調整力度較大,調整的幅度有所不同。受影響最大的是皮革服裝、小五金、化工等行業,這次出口退稅下調8個點以上,這些行業中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將受到嚴重沖擊,直接導致與周邊國家等競爭優勢的喪失;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商品,整體影響相對小一點,但利潤會有所影響。
湖北省:皮革企業加速國內擴張。此次出口退稅率下調,對全省皮革業沖擊很大。一些低檔次、附加值低的中小型外貿加工型企業,有可能退出市場。據悉,為減輕新政影響,除了出口轉向高附加值產品,省內服裝企業還準備以組團的方式,加速開拓國內市場。
國內毛皮行業出口雪上加霜。中國皮毛行業剛剛適應了俄羅斯主戰場的整頓清關政策,又碰上了國家出口退稅調整。皮革毛皮制品出口退稅率從原來的13%下調至5%,使國內皮毛行業雪上加霜,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今年皮毛行業發展形勢很不好,許多企業都已經停產了。這主要是由于水貂皮價格在近期連續出現了大幅度下滑,比如,83厘米至89厘米水貂皮價格從去年底的370元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60元左右。此外,人民幣匯率升高,使裘皮出口企業在結匯過程中多遭受一筆損失。盧志遠強調,作為以農畜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產業,本以為國家會對皮毛行業加以扶持,鼓勵畜牧業發展,扶持農產品深加工的相關產業,但出口退稅率的下調使皮毛制造企業受到很大影響。
出口退稅并非企業末日專家指點積極探尋出路
出口退稅是避免國家和地區間雙重征稅、維護國際貿易公平競爭的有效措施,也符合稅收的公平和中性原則。出口退稅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會在這次調整中擴大生產規模。那些因為出口退稅受到強烈沖擊的小企業,也可以考慮被大企業收購。對于那些大企業來說,出口退稅的下調,沖擊不會太大。而那些低附加值的出口型小企業,也可以考慮轉型。很多小企業,每年的利潤就來自出口退稅,這樣的企業,是不會長久的。出口退稅不僅不應該取消而且應該合理使用,應該認清出口退稅的積極作用,一方面對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可以使用出口退稅來鼓勵,另一方面,要在稅制改革中把它考慮進去,今后在稅率、產品、產業上作出詳細的規劃。借此專家給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注意事項。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