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光電產業創造“五個全國第一”
廈門大規模實施LED夜景工程,不僅扮靚了鷺島的夜色,而且成了廈門半導體照明產業和LED夜景照明工程的活廣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曾報道了我市推廣半導體照明技術的成功經驗。
9月9日,在“金鑰匙”的輝映下,臺灣東元集團和友達光電分別在廈宣布開工和投產。作為全國惟一的光電顯示產業集群試點——廈門火炬高新區,正朝著海西 “光電模組王國”大步邁進。與此同時,臺灣著名的LED驅動芯片設計企業進駐廈門軟件園二期,落戶在IC設計孵化園。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廈門人放眼世界,不斷拓展新興產業新領域,著力建設創新型城市。而光電產業,讓這座城市站在了全球高新技術的前沿平臺,并攜手海峽對岸的寶島臺灣,引來世界矚目。
廈門推進新一輪跨越式發展以來,光電產業迅猛發展,在半導體照明領域奪得“五個全國第一”,即第一個成為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第一個制定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規劃,第一個進行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骨干企業認定,第一個大規模實施半導體照明夜景工程,第一個向科技部申報國家半導體照明示范城市。
目前,廈門光電企業已發展到上百家,2006年光電產業實現總產值152億元,居廈門主導新興產業之首。隨著友達、明達、東元、中華映管、金保利等臺灣企業在廈門的投資辦廠,預計到2010年,廈門光電產業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成為廈門第四大產業。
鋪設“溫床”,培育光電產業“森林”
“湖里新興產業育成中心又將成立。‘孵化’光電產業,廈門又多了一鋪‘溫床’。”市科技局副局長孔曙光興奮地說。
光電產業是廈門市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2003年以來,市政府堅持“以應用促發展、不斷壯大半導體照明產業集群”的原則,組織編制了《廈門市光電子產業發展規劃》和《廈門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發展規劃》,采取不斷加大科技投入,重點扶持自主創新的措施,拉動光電產業發展。
同時,廈門規劃建設了思明光電產業基地、火炬光電園等光電子產業園區,建立了廈門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光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代光電照明產品檢測與營銷中心、信息交流平臺、產品展示平臺、對臺合作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解決企業發展的共性問題,進一步完善區域創新體系,為光電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005年以來,廈門大規模實施LED夜景工程,不僅扮靚了鷺島的夜色,而且成了廈門半導體照明產業和LED夜景照明工程的活廣告。在對廈門進行為期兩天的考察后,北京奧運工程指揮部力邀廈門參與建設北京奧運會體育場館LED夜景照明工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介紹了廈門推廣半導體照明技術的成功經驗。
“筑巢引鳳”,臺灣光電“群雁西進”
世界范圍內,廈門人追尋著光電產業,光電產業也看中了廈門。
由于廈門獨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產業潛力,廈門已成為臺灣光電產業技術轉移的優選地。臺灣光電企業就如雁陣齊翔,紛紛來廈設廠。目前,臺灣光電行業的四大巨頭,有三家已落戶廈門火炬(翔安)產業區。
其中,臺商(美資)創辦的明達光電,產品涵蓋了LED外延、芯片、封裝、應用等多個生產研發領域,正式投產后產值將達8億元人民幣,將成為廈門光電行業的龍頭企業;與此同時,當時臺灣最大、最早的半導體照明外延、芯片廠的龍頭企業——國聯光電,其先頭部隊“廈門聯廈光電”已在廈門象嶼保稅區落戶。
而近日正式投產的友達,是世界領先的液晶顯示屏生產商,在全球同行業中排名第三。目前,友達已在廈門火炬(翔安)產業區設立了第二個生產基地,預計達產后年產值可達400億元人民幣。
同日正式動工的臺灣東元集團,其在大陸投資發展的“七星計劃”在廈門拉開序幕。東元集團將大陸事業的門戶設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其投資的安臺創新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占地約16萬平方米,主要從事液晶電視、影音產品、液晶顯示器件及光電周邊產品生產,預計年產值可達3.3億美元。
2007年4月,臺灣最大LED企業——新晶園光電在大陸設立的第一個專業制造LED的生產基地——晶宇光電(廈門)有限公司在翔安奠基,主要從事LED外延片、芯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生產、研發和技術服務等,預計產值可達1.2億美元。
臺灣光電企業的大量入廈,也為廈門本土的光電企業帶來了發展新機,廈門已成為臺灣等地光電產業技術和生產基地的轉移中心。
“眾星拱月”,打造廈門“光電王國”
“兩岸攜手,將令世界震驚!”在廈舉辦的臺交會上,臺灣光電業界精英如此感嘆。
如今,孔曙光談起廈門的光電企業是如數家珍。經過3年多的發展,廈門的光電企業已從最初的30余家發展到目前的上百家,明達光電、星光豪泰、三安、華聯、通士達等企業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光莆、環維、愛的等一批中小企業也迅速發展,產業梯隊初步形成。
其中,有生產LED外延片、芯片的企業,有封裝的企業和下游應用企業以及與之配套的生產廠,涵蓋光顯示、光電子器件等各個領域,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產業聚集效應顯著增強。
2006年,廈門三安電子、聯廈光電、明達光電、乾照光電等4家LED外延片、芯片生產企業總產量占中國大陸芯片產量的25%。
目前,廈門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已發展成為以廈門為核心,輻射福州、泉州、漳州等地的涵蓋整個海峽西岸的大基地格局。“十一五”期間,廈門將緊緊抓住產業規劃、扶持政策、項目帶動、應用示范等環節,重點發展光顯示領域和半導體照明領域,搶占光電產業發展先機,繼續積極培育壯大廈門光電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廈門“光源島”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