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需不斷優化和提升
紡織機械工業在實施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轉變增長方式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優化和提升這個核心。優化和升級,從文字上講,既體現著存量的優化,也包含有存量的提升;既體現增量的提升,也包含有增量的優化。不論是存量、增量的優化、提升,都貫穿一條主線,要體現創新。通過創新,促使紡織機械產品不斷優化,不斷提升。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這方面的事例,特別是化纖機械產品圍繞節能、減排工作出現不少事例。
事例一:聚酯裝置是紡絲前的一道關鍵裝置,既涉及聚酯的質量,又涉及到節能、減排任務。聚合化工公司對國內外三釜、四釜和全混型五釜流程的各種工藝進行分析對比,選其優中之優,針對能耗和物料消耗進行整體流程的節能設計、乙二醇真空回收系統的改進、熱煤使用的方法、回收脂化熱能的控制以及污水減排方面不斷進行改進,實現優化、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終實現聚酯產能的大容量,實現產品單噸綜合能耗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事例二:粘膠纖維是我國化纖重點產品之一。粘膠設備也是化纖機械的重點產品。鄭州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與使用工藝緊密結合,對壓榨機、黃化機、紡絲機、精練機和烘干機的國內12種主要關鍵設備進行優化設計和制造,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實現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粘膠設備,不僅使單線生產能力達到4.5萬噸,而且在能耗降低和減排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事例三:滌綸長絲全自動高速卷繞頭是長絲紡機的關鍵部件,北京中麗公司通過實施產業研的結合,對全自動高速卷繞頭關鍵部件的仿真計算、機理分析、數字化產品模型和各種數據分析,從虛擬樣機到實現卷繞頭系列產品的優化結構,實現真實意義的自主研發,實現傳統產品的更新換代。對卷繞頭電氣控制的系列構成、線速反饋控制、恒速控制、卷繞成型控制、啟動自動補償以及卡盤旋轉位置控制技術進行優化和提升,使卷繞頭技術水平得到提高,最終實現產品整體的更新換代。
紡織機械產品品種成千上萬,通過使用工藝的實踐,有不少不足之處,需要不斷進行優化和提升。許多紡織機械產品都要使用光、電、氣、汽為動力,涉及到節能,都要使用不同的溶液、溶劑、助劑,又涉及到減排。這一切都說明紡織機械實施優化和提升的可能性。原更多的紡織機械產品實現優化、實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