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擬建立市領導與中外投資商經常性對話機制
本報訊(記者鄭廣輝)又到一年中秋節,在我市投資興業的中外投資商的工作生活狀況如何?他們有什么困難和問題需要解決?昨日,在我市中外投資商懇談會上,投資商們暢所欲言,對西安的投資生活環境提出了建議和意見,市上領導表示我市擬建立市領導與中外投資商經常性對話機制,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創造更加貼近投資商的服務型政府。
進一步保護外企合法權益
不少外國人到西安工作拖家帶口,但讓他們犯愁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西安中萃可口可樂有限公司總經理欽博凱在發言中表示,近年來西安的投資、生活環境日益改善,但適合小孩上學的國際幼兒園、國際學校發展卻很滯后,孩子教育成了一個大問題。另外,適合外國人醫療保險的醫院也沒有,造成外國人就醫不便。
外商很關注城市規劃及稅務、勞動保障等法規變化對其企業的影響,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及時提供這方面的信息,以便企業及時決策。欽博凱說一些小公司、小作坊模仿可口可樂公司的商標生產可樂產品,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停電問題往往讓外資企業措手不及,打亂了其正常的生產計劃,兄弟縫紉機西安公司森井敏總經理在發言中建議供電部門提前與企業溝通,讓企業在停電前做好準備,安排好生產。和記黃埔西安公司有關負責人則建議西安機場海關工作人員提高服務意識,在辦理出入境手續時為顧客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務。
政府應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華人到了西安第一件事要騎駱駝,“西安不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嗎?怎么會沒有駱駝呢?”外賓的提問,帶給我們很多思考。新加坡政府國際企業發展局駐西安辦事處主任唐曉茹在發言中表示,很多外國人對西安并不了解,建議市政府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定期向國外政府機構、投資商、中介機構等寄送反映西安城市發展變化的資料信息,宣傳推介西安,讓外商及時了解西安的發展變化。她建議在歷史古都的基礎上重新定義西安,賦予西安更多的內涵,比如把西安打造成綠色環保之都,吸引外商投資。她還說,西安應爭取舉辦更多的國際性會議,讓世界的目光更加關注西安。
讓企業有發言權和參與權
對中外投資商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副市長黃省身表示,市政府將協調有關部門整改提高,做到件件有落實。我市擬建立市領導與中外投資商經常性對話機制,認真聽取投資商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聽取企業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所提出的各種建設性意見,真正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并使企業通過各種渠道表達看法,對我市重大決策有發言權和參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