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歷程二十年CISMA打造世界縫機舞臺
經過改革開放近30年的發展和三次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轉移,我國縫機行業已形成了產銷相互銜接、整零相互配套、產學研協同科技攻關、不同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型產業發展格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成為世界縫制機械生產中心的地位已不可動搖。
行業的發展為展覽奠定了基礎,展覽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舞臺。經過20年的精心呵護和培育,CISMA已經成為世界級的一流專業大展。
1987年9月,我國歷史上首次由縫制設備生產廠家自己組織的訂貨會———“全國縫制設備展樣訂貨會”在南京商場舉行,展覽面積僅2000平方米,參加訂貨會的供需單位有400余家,展出了平縫、包縫、繃縫、鎖眼、釘扣等16個系列256種不同規格型號的縫制設備,總成交金額達2.8億元。此后“全國縫制設備展樣訂貨會”逐漸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參觀人數最多、訂貨成交額最高的縫制設備專業展覽會,得到國內同行的普遍認可,引起國際同行高度關注。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我國逐漸成為世界縫制設備生產和銷售中心。為適應行業發展的形勢,中縫協在“全國縫制設備展樣訂貨會”的基礎上開始舉辦“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1996年,首屆CISMA展于8月6日至8日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海內外11個國家和地區的340多家生產廠商參加,展出面積1.2萬平方米,參觀人數達2萬余人次,協議訂貨金額近30億元。這屆展會是我國縫制設備展覽業的一個里程碑,CISMA展一躍成為國際四大縫制設備專業展覽會之一。
隨著我國加入WTO,世界縫制機械工業因中國的融入變得更加精彩。CISMA規模伴隨著行業發展而迅速擴大,CISMA2002總面積4.6萬平方米,比CISMA2001增長了64%;CISMA2003總面積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26%;CISMA2004總面積7.5萬平方米,比CISMA2003增長了29%。發展到2005年,CISMA展會總面積8.05萬平方米,比CISMA2004增長了7.3%,參展企業共1012家,其中包括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218家海外參展商。3天半的展會共接待了來自85個國家和地區的33164名參觀觀眾,其中海外觀眾2759名。在規模上超過德國科隆的IMB,成為世界縫機業第一大展。
CISMA2007即將于9月26日在上海揭幕,這是自2005年后展會舉辦周期調整為兩年一屆的首展,總面積更是超過10萬平方米,進一步鞏固了世界第一大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