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宇:辦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
通宇控股集團在浙江省臺州市這個國內最大縫制設備產區曾創下許多第一:第一家領取不帶紅五星公章的股份制企業、第一家創辦中外合資企業的企業、第一家研制出省級科技產品的民營企業、第一家在國外成立分公司的企業……經過20多年發展后,通宇公司已經從粗放型制造企業轉型為規模型、集約型、科技型企業集團,企業從仿造、制造走向創新、創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成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火炬計劃企業,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誠信企業和臺州市513重點工程企業。.目前,該集團下轄8家子公司,形成縫紉機、園林機械、電動車、電腦編織機和高科技反光材料五大產業,上海、臨海、臺州三大生產園區和四大研究所,在國內擁有160多家營銷網點和配套的服務體系,產品銷往世界86個國家和地區。
管理創新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動力
科學的經營管理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動力,創新企業經營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通宇公司完善了企業生產、物資、設備、質量、成本等各項環節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體系,以及一套完整、“精細化”的通宇管理模式。通宇公司先后制定了《技能等級任職和考核辦法》、《產品研制考核激勵辦法》、《員工考核激勵辦法》等,營造了按能取才的動態循環競爭管理機制。通過建立節約型企業,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消耗、減少生產成本支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把循環經濟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按照IS014001:2004國際環境管理的要求,實現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把建設節約型企業與調整經濟結構相結合。優化資源的配置,推動科技進步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及推廣應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從生產的源頭減少污染的產生,提高資源利用整體水平,走可持續發展和新型工業化道路。建立財務立項早報制度,完善財務預決算制度和財務管理職能。人力資源管理從戰略出發培養人才,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推進績效考核和平衡記分卡,導入CIS識別系統,實施ERP管理系統,將企業內部增值鏈上的各個功能部門的運作過程系統化與優質化,將它們集成為一體,使整個企業的運作能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充分實現部門間的協調與合作,減少摩擦,建立和健全技術、財務、物流等環節產供銷信息化管理,改善了企業業務流程、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整合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一業為主、產業多元的集約化、專業化、差異化、精品化、國際化的企業集團,并進一步完善體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強法人治理的結構,推進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加強高端市場的拓展和開發,特別是國際高端市場的開發;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管理,按照IS09000: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最終實現產品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化。通宇創新管理使企業成為全國優秀工業企業、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和浙江省出口創匯先進企業、誠信企業等稱號。
技術創新是企業提升品牌的保障
技術突破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面對世界縫紉機產業以數字、光、機、電一體化為標志的技術革命,特別是厚料縫紉機長期依靠進口的現狀,通宇堅持技術創新為突破,組建技術研發中心,進行自主創新。1991年通宇研發的5550高速平縫機系列被列入浙江省第一個高速工業縫紉機科技新產品,成為第一家有能力制造高速平縫機的民營企業,2003年經批準建立了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為生產經營提供科技服務和技術支撐。與香港智佳科技集團合作組建研發機構,從事與公司縫紉機新品相配套的計算機伺服控制系統的研究;與日本KS株式會社合作,在日本設立縫紉機研發機構,聘請縫紉機構研究專家,成立日本專家組,帶領和指導新品研發,重點研發世界領先的縫紉機最新品;采用英方提供的國際領先技術和專利,并在上海與內燃機研究所合作,買斷小型內燃機研究室,重點研發環保型園林機械和新型內燃機。幾年來通宇公司承擔了多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成功開發和生產電腦高速平縫機、超高速包縫機、超高速繃縫機、高抬腳厚料機、上下復合送料機、高速雙針機、曲折縫紉機等30余項新產品和新工藝研究項目。該公司先后有省級高新技術產品60多個、10多個國家級火炬計劃產品和70多項專利、70多個省部級優秀產品和省創新計劃項目等。通宇機電一體化TY-B211電腦控制平縫機被英國皇家縫紉機博物館收藏,這是迄今為止,惟一被該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制造縫紉機。通宇縫紉機進入英國后,通宇縫紉機制作了英國皇室和政界名人的服裝、電影《哈里波特》演員的服裝,英國BURBERLY和意大利阿瑪尼等名牌服飾企業也使用了通宇縫紉機,通宇品牌縫紉機還成為英國政府援助伊拉克的戰后物資。
通宇商標在國內完成全類別注冊,“通宇品牌”在世界100多個國家注冊。2006年,該公司又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基地,成立機電一體化研究所,增強了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和高端技術產品的研發能力。
以人為本是企業做強做長的根本
只有擁有優秀的人才,才會擁有先進的技術、才能鑄造一流的品牌。通宇首先是筑巢引鳳,為各類人才打造和諧的環境和施展才藝的平臺,實現“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人才引進和聘用機制。80年代通字向上海要人才,90年代向全國要人才,21世紀向國際要人才,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科技興企”的發展方針和經營戰略,通宇公司堅持以人為本,體現在不分區域廣招人才,不分親疏重用人才,采取多種形式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上,通宇聘請日本、德國縫紉機研發專家擔任公司的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和課題組組長,聘請歐美營銷專家擔任國外分公司的總經理,同時吸收他們為公司戰略決策顧問委員會成員,參與公司的戰略決策。
以人為本,其核心就是轉變人才觀念、創新人才管理模式、提高人才素質,通宇公司每年撥出專款用于職業技能培訓,挑選有上進心、有事業心的優秀員工和技術人員、管理骨千到清華、復旦、浙大等大學名校培訓深造,公司根據職務和崗位的不同,進行有的放矢地培訓,規定副總經理級別的員工參加EMBA培訓,部長級別的員工必須參加職業經理人培訓,對新招聘的大學畢業生,采取先下車間鍛練,了解產品、熟悉工藝、掌握技能,在積累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然后分別送到有關高校培訓,擇優選調,充實到研發、技術和管理層。
對于一線員工則必須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才準許上崗,努力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從而形成老、中、青結合的梯隊人才開發隊伍,為公司穩步、健康、持續發展凝聚力量。
目前,通宇公司擁有高中以上學歷和初級職稱的員工占公司總人數的80%以上,大專以上學歷和擁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員工占公司總人數的30%以上,為公司快速發展、品牌的提升和增強創新能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三親”文化是人生觀與價值觀的融合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道德規范、價值觀念、行為準則,是增強員工凝聚力、向心力與持久力,塑造企業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必要措施和手段。通字以文化凝聚人心,弘揚“親和、親近、親情”的企業文化,并把它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親和”講的是環境,崇尚中庸之道,倡導“和為貴”、形成和諧的氛圍、鑄造合力的團隊、打造和暢的市場,營造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和善相待”的“祥和”環境,構建出一個和諧、積極、奮進、創業的平臺;“親近”就是平易近人、親切交流、親善合作、近距離接觸。親情則是親和與親近的延續,“親和”突出氛圍環境的營造;親近詮釋的是過程,是方法;親情則是注重情感的融合,人生觀、價值觀的升華。倡導親情、注重感情、講求實情、造就真情,提升企業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以價值成就人才,使員工懂得了價值雖不是勞動、卻是勞動的多少,價值雖不是商品、卻是商品的財富,價值雖不是人生、卻是人生的體現。
通宇始終把“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辦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作為企業的座右銘,時時刻刻關注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通宇曾多次向慈善機構、老年協會、貧困村莊、失學兒童、貧困家庭捐款捐物;與周邊村莊結成幫扶對子,創建新農村;與當地駐軍結成友好單位等。2004年通宇公司與當地慈善總會設立100萬元救助基金;2005年向當地駐軍、邊防部隊捐贈價值100多萬元的訓練器材、圖書、電腦等物資;2006年與當地婦聯發起創業貧困母親援助行動,向百位貧困母親捐贈價值近100萬元的機電一體化縫紉機,幫助貧困家庭脫貧致富……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贊揚和群眾的好評,連續多年被臺州市委、市政府評為擁軍優屬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