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出口與產品結構升級驅動快速增長
中期業績為歷史最好水平。2007年上半年我們重點跟蹤的三個子行業工程機械、船舶、機床行業上市公司的總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46%、48%和11.7%,由于毛利率提升和期間費用率下降,這三個子行業凈利率達到近六年來的最好水平,并且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對凈利潤的貢獻有限。
我們始終認為船舶行業是一個處于成長期的周期性行業。船舶行業是資本稀缺與成本優勢驅動下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的典型案例,全球船舶制造業向中國轉移趨勢勢不可擋,并且這一趨勢尚未結束。我們維持船舶行業“推薦”的評級。兩家上市公司中國船舶(行情 股吧)和 廣船國際(行情 股吧)業績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同時,中船集團對旗下資產的整合步伐不會停止。維持中國船舶和廣船國際“強烈推薦-A”的投資評級。
在出口為導向總需求擴張的背景下,工程機械行業的收入與盈利仍將保持平穩增長,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正在崛起。我們認為投資工程機械行業首先要想清楚兩個問題:一是國際市場有多大?二是周期性有多可怕?,想清楚這兩個問題就可以消除“周期性”投資恐懼。四季度強烈推薦的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依次為: 安徽合力(行情 股吧)、三一重工和 中聯重科(行情 股吧)。
機床行業管理效率和產品結構升級可能帶來超預期的增長。由于數控機床行業尚沒有真正開始向中國的轉移,因此未來三年出口對我國機床行業貢獻仍非常有限,因此這個行業的增長主要來自內需拉動,但是成長前景確定。三季度我們對機床行業兩家重點公司進行了跟蹤,2007年是昆明機床業績增長的爆發點,而對于沈陽機床,這個時點可能會在明年。
關注高成長的小盤股—— 天馬股份(行情 股吧)。天馬股份通過資本運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完成了一系列的收購活動,將其產品由通用軸承和鐵路軸承延伸至風電軸承、軋機軸承等大型精密軸承及數控機床,產能擴張、收購兼并與產品結構升級帶來的業績爆發增長將在明年集中體現。
本世紀以來的國際產業轉移模式體現為國際制造業的沒落和中國制造業的崛起,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將帶來國內生產要素和非貿易品價格的重估,在生產要素重估完成之前,匯率升值難以改變中國出口增長的趨勢。以產品結構升級和出口為導向的總需求擴張仍將延續,資本稀缺與成本優勢繼續驅動國際產業轉移,我們繼續并堅定地看好機械行業,在宏觀調控的背景下繁榮趨勢并不會改變。
一、上市公司2007年中期業績回顧
2007年上半年我們重點跟蹤的三個子行業工程機械、船舶、機床行業上市公司的總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46%、48%和11.7%,加權平均毛利率分別達到了22.56%、19.3%、20.58%,其中船舶行業毛利率提升最為明顯,提高了約8個百分點,工程機械行業同比提高了兩個百分點,機床行業基本持平。各子行業的期間費用率均出現明顯的下降,主要是產品需求旺盛,收入快速增長、規模效應體現及管理效率提高。因此,上半年船舶、工程機械、機床行業的上市公司加權平均凈利率達到17.68%、10%和5.66%為我們考查的近六年來的最好水平,并且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對凈利潤的影響有限。
二、船舶行業已成為市場追捧的“白馬”
自去年強烈推薦船舶行業以來,在提高周期性行業估值水平的觀點上屢受質疑,我們始終認為船舶行業目前是一個處于成長期的周期性行業,船舶行業是資本稀缺與成本優勢驅動下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的典型案例,全球船舶制造業向中國轉移趨勢勢不可擋,并且這一趨勢尚未結束。正如我們前期的判斷,2007年上半年我國船舶工業完工量增長43%,實現銷售收入807億,同比增長54%,利潤同比增長1.5倍,交貨船價上漲對盈利的影響顯著。
2007年上半年,散貨船成交量超過去年全年,干散貨船需求旺盛,主要是因為中國、印度經濟增長對鐵礦石需求旺盛;運程加長吸收運力;澳大利亞部分港口壓港現象較嚴重。油船成交量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有所回落,由于2010年前,單殼油船要全部淘汰,因此2008-2009年油船需求將反彈。上半年集裝箱船成交量達到去年的70%,需求大型化的趨勢明顯。
難以回避的問題:2009年新下水船舶將迅速增加,即使是考慮到舊船淘汰和新造船標準實施對需求的影響,仍可能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這將導致航運價格下跌,航運業景氣回落,但是船舶制造業的周期明顯滯后航運周期。我們用船舶訂單價格、數量、市場份額、盈利水平這幾個指標來衡量船舶制造業的景氣度,認為船舶行業景氣度仍處高位,未來兩三年是高價船交貨的高峰期,船價的大幅上漲可以完全消化鋼材及零部件漲價、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影響,因此我們仍維持船舶行業“推薦”的評級。
兩家上市公司中國船舶(600150)和廣船國際(600685)業績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同時,中船集團對旗下資產的整合步伐不會停止,2015年中船集團將會成為世界第一大集團,80%的核心民品資產都將注入上市公司,維持兩家上市公司“強烈推薦-A”的投資評級。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