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應加強國際合作
日前,“2007中國女鞋之都國際采購節”在成都市武侯區中國女鞋之都品牌企業基地舉行,來自意大利、巴西、西班牙以及國內眾多鞋業行業協會的代表、企業、采購商等云集蓉城,分享這場鞋業盛宴。同時,蓉城市民也在這場靚鞋風暴活動中,有機會買到質優價廉的成都女鞋。
搭建平臺演繹新“三國”
在采購區看到,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外的品牌鞋業與中國國內眾多品牌的企業共同在展區設置了展臺,同時大家還利用這難得的機會相互交流,不僅讓國內的企業可以一睹國際頂尖鞋業的風采,同時也幫助了不少國外品牌在成都進行推廣。
據了解,世界鞋業王國意大利和世界鞋業強國西班牙都是首次來蓉參展,兩國的會長級企業攜所在國數十家企業的上百個國際知名品牌在采購節上亮相,如此眾多的品牌鞋業加盟國內展會在中國尚屬首次,也讓人們有機會與這些頂尖企業的知名品牌產品進行零距離的接觸。作為制鞋王國和制鞋強國的意大利、西班牙與制鞋大國中國一起,史無前例同臺展示,也正式開啟了國際鞋業界聯手打造推廣鞋業品牌、拓展鞋業市場平臺的新“三國演義”。
鞋業發展呈現全球化
制鞋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從全球化的視野來看,這個產業總是向著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國家和地區轉移。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制鞋中心,鞋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60%以上。
在產業集群發展的狀態下,形成了以廣州、東莞等地為代表的廣東鞋業基地,主要生產中高檔鞋;以溫州、臺州等地為代表的浙江鞋業基地,主要生產中低檔鞋;以成都、重慶為代表的西部鞋業基地,主要生產女鞋;以福建泉州、晉江等地為代表的鞋業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運動鞋。
不少參會專家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隨著全球產業的梯度轉移,產業鏈已經全球化,市場也已經全球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個行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可能生存與和諧發展。因此,國際鞋業界與中國鞋業界應該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各自發揮優勢,互相借鑒、優勢互補,加強合作、和諧共贏,最終走上中外鞋業和諧發展之路。
成都鞋業應加強多方合作
成都鞋業具有悠久的歷史,最近10年取得了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的雛形已經形成。目前成都鞋業已經形成了從業人員近15萬,年產皮鞋1.6億雙,年產值達到150億元的規模。
談到成都鞋業的發展,巴西鞋業協會執行董事黑特·克雷恩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告訴,成都應當在制鞋方面做多方面的工作,并加強和世界同行之間的交流,對提高技藝、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等都是很有好處的。現在的世界合作不單是一方面的合作,而應當是多方面的。
談到是否有和成都進一步合作的意愿,黑特·克雷恩先生表示,此次參會僅僅是了解市場的第一步,為探討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巴西也很有興趣將巴西的東西帶到中國,帶到成都,并將成都造的美麗產品帶回巴西,并愿意在今后進行進一步的合作。
國際品牌鞋業將涌蓉城
成都現在已經成了眾多國際品牌鞋業看重的區域,通過本屆采購節的舉辦,也讓更多的國際品牌鞋業了解和認識了成都,不少專家都預計將會陸續有更多的世界頂級品牌鞋業走向成都,同時將成都的優秀鞋業帶往世界各地。
意大利鞋業制造商協會副主席弗朗科·巴林告訴,作為歐洲制鞋王國的意大利現在越來越重視有著中國女鞋之都美譽的成都。本屆中國女鞋之都國際采購節開幕后,意大利鞋業眾多知名品牌專程來蓉進行推廣,中意雙方還將通過舉辦論壇等方式促進交流,消除貿易誤會并尋求中外鞋業的和諧發展之路。“中國鞋給世人的印象是便宜,但中國完全具有生產高檔鞋的能力,這樣就可以賺取更多利潤。如果中國制鞋企業都相互殺價的話,那么只能是做得又辛苦利潤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