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內銷型品牌類紡織服裝企業 內需是亮點
- 內需拉動是亮點關注內銷型品牌類紡織服裝企業
紡織服裝是與普通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目前A股市場有61家上市公司。銀河證券的分析師馬莉認為,出口穩定增長,國內需求旺盛加上技術上的進步,使得今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頂住了諸如出口退稅比例下調及人民幣持續升值等不利因素,取得超行業預期的增長速度。
目前,投資者可以關注國內消費升級受益的相關品牌、渠道優勢的企業,及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同時防止投向因為全行業結構性調整而可能被邊緣化的企業。
●出口穩定、內需強勁,行業發展速度超預期
馬莉介紹說,今年1至8月,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穩定增長,內需強勁,超行業預期。重點企業存在投資機會。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的統計,2007年1-8月份,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布產量322.7億米,同比增長12.82%;服裝產量126.5億件,同比增長14.31%。與2006年同期相比,處于較高水平。這樣的增長是在今年行業面臨內外部諸多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取得的,顯示出行業強大的競爭能力。之所以在要素成本穩中趨升(包括勞動力成本)、國家控制紡織順差的政策導向、歐盟提高環保標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紡織行業的經營業績仍然表現突出,主要原因在于需求增長以及技術進步的雙輪驅動。
2007年1-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117.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提高19.46%。該增速是建立在2003年以來20%以上的增長速度之上,屬于較高水平。
除出口穩定增長外,對行業影響更大的是國內需求的升溫。我國居民收入增長帶動內銷的大幅增長為中國的紡織服裝工業提供了巨大的舞臺。從今年上半年看上紡織服裝各子板塊業績可以看出,服裝板塊,尤其是內銷型上市公司,表現非常搶眼。2007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的增長率分別為30.61%、42.05%、180.3%,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除了受益于投資收益的大幅增長,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居民收入提高帶動的消費升級熱潮的形成,居民對品牌服裝需求大幅增長。以內銷為主的服裝類上市公司有望從這輪內銷熱潮中受益,未來發展有望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馬莉認為,目前行業原料價格處于穩中趨升的格局,不會對行業產生根本影響。而使行業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勞動力價格持續上漲,則在很大程度上,被近些年來技術進步帶來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吸收了。
與產量相對應,紡織服裝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以及利潤總額也呈現出較快的增長速度。2007年1至8月份,紡織服裝行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553.7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22.86%;實現利潤總額710.7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37.39%。
馬莉認為,實際上由于我國業已形成的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及企業溢價能力的提高和國際市場中無與倫比的市場規模,我國紡織服裝類企業的優勢仍然明顯。
●子行業分類及上市公司全景圖
紡織行業完整的產業鏈包括“原料-紡織-印染(染整)-服裝”等環節。上游包括紡織業包括棉紡織、毛紡織、麻紡織、絲絹紡織、針織業;終端可以劃分為衣著類紡織品、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三大類,再加上印染(染整)和輔配件構成了全行業的子行業結構。
由于受行業內外不利因素整體影響,行業中企業分化較為明顯。受益于國內居民收入增長與消費升級的拉動以及企業投資收益的增長,今年服裝板塊(尤其是內銷型上市公司)表現非常搶眼,2007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的增長率分別為30.61%、42.05%、180.3%,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6.07%、9.34%,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在整個紡織板塊中處于最高水平。
同時,輔料配件板塊也從中大幅受益,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同樣受益于消費升級的板塊是家用紡織品。毛紡、麻紡、絲綢、印染板塊無論凈資產收益率、毛利率等均相對較低,增長速度也較為緩慢,缺乏可圈可點的素材。
根據紡織服裝行業目前的特點,投資者現階段應注意選擇具有品牌、渠道或技術優勢的企業進行投資。
●品牌、渠道差異導致服裝企業優劣分化
以內銷為主的上市公司在2007年上半年表現得非常突出,尤其是具有自主品牌和銷售渠道的服裝類上市公司表現得更為搶眼。其中,雅戈爾服裝主業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4.45%提高至46.52%,鄂爾多斯服裝主業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8.33%提高至31.69%。投資者可對此類企業進行重點關注。在國內服裝企業“群雄逐鹿”的形勢下,上市公司中沒有品牌及渠道優勢的企業很難為投資者帶來較大的收益。
從發展指標看,四家品牌型服裝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主營利潤同比增長50.12%、56.4%,凈利潤同比增長速度高達187.4%。
對于目前部分公司的多元化經營對于凈利潤的貢獻,馬莉認為除個別公司主營轉型外,多數企業主營多元化有利于資本的快速積累,對于紡織主營業務進一步發展是有利的。
●棉紡子行業,技術決定發展
產能過剩特別是結構性過剩(低檔產品過剩,高檔產品缺乏)在棉紡板塊表現得淋漓盡致。按照技術進步、產品檔次的不同,我們將棉紡行業分為兩個類別,一類是技術領先、產品附加值較高的企業,如魯泰、華茂;另一類則是生產大眾化產品的企業,如黑牡丹、華芳紡織等。從產品的銷售情況看,一方面是魯泰和華茂股份產品的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則是生產常規產品的企業競爭處于白熱化狀態,部分上市公司(以華紡紡織為代表)訂單明顯不滿,企業開工率不足,從而業績呈現下滑趨勢,其中,以牛仔布為主的黑牡丹受市場流行周期的影響,目前市場需求不旺,業績受到很大影響,呈現大幅下滑趨勢。
從2007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看,魯泰的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33.53%、20.55%、22.69%,毛利率水平以及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5.01%、10.58%,均在行業中處于遙遙領先水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黑牡丹和華芳紡織,以華芳紡織為例,公司200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68.23%、-9.9%、-38.32%,毛利率水平以及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5.07%、1.07%,在行業中處于較低水平。
●四季度投資思路
根據目前行業特點,今年第四季度,馬莉建議關注以下三種類型的企業:
一是受益于國內消費升級熱潮的上市公司。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國內衣著類消費的增長以及消費結構升級將為主營內銷的公司帶來機會。但由于競爭激烈,只有那些具有品牌、銷售網絡的品牌消費類公司占據優勢,如雅戈爾、七匹狼。
二是為品牌服裝類公司服務的輔料類上市公司龍頭,特別是有望通過行業兼并收購迅速擴大規模的公司,如偉星股份,潯星股份、眾和股份。
三是同樣受益于內銷擴大、消費檔次提升的是面料行業,我們建議關注染整面料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且具有技術優勢型企業,如色織布行業的龍頭魯泰,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出口在魯泰的主營業務收入中占相當比例,短期內出現超預期增長的可能性較小。這些企業一般都受益于國內消費需求旺盛,并且均處于各自子行業的龍頭地位,發展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