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附加值 晉江縫企的應對之道
普通工業縫紉機價格兩年降了一半,面對激烈競爭——
提高附加值 晉江縫企的應對之道
在今年的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上,新產品的大量涌現是最大亮點。記者了解到,在2005年的上一屆CISMA展上,電腦平車剛剛作為亮點出現。而在這一屆展會上,幾乎每家企業展出的平車都由微電腦控制。而且在此基礎上,眾多企業開發了許多更加人性化、更加完善的功能。這其中,也不乏晉江企業的身影。
業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縫機企業紛紛下大力氣研制新產品,其實是“形勢所迫”。而晉江企業的老板們在這種大形勢下,紛紛把目光瞄準了高附加值的設備制造上。
普通縫機利潤“跳水”
“這兩年的時間里,你不敢想象普通平縫機的價格是怎么降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泉州縫企高管向記者感嘆。他透露,原來一款普通平縫機出廠1300元,經過銷售環節的終端價格是2600元。可是現在,市面上的普通平縫機售價在1400元左右,利潤才100元。而在競爭局勢下討價還價后,“一臺能賺50元就不錯了,還要上門安裝,長期保修。”
這場全國性的平車售價大跳水,據業內人士介紹,最大的根源在于縫機行業隊伍的急劇膨脹。
在銷售層面上,從事區域縫機銷售的門檻并不高。在晉江、石獅等地,就有大大小小的縫機銷售商近千家。
在制造層面,近幾年來,眾多新興整機品牌在國內誕生。一方面,不少原來為別人作代理的銷售商在利潤減少的情況下,推出了自己的縫機品牌。另一方面,江浙一帶的縫機零部件配套廠商也開始自己作整機,競爭同樣也在日趨激烈。
激烈的競爭下,從事普通平縫車的生產銷售,已經讓縫機企業難以為繼。于是,能夠賣出好價錢的高附加值的電腦平車,成為縫機行業制造商和銷售商共同的選擇。
晉江縫企研發力量不可小覷
在泉州,從事縫機經營的企業不少,但從事縫制機械制造的廠商并不多,有限的幾家多集中于晉江。盡管與全國主流制造商相比,晉江縫機制造的起點并不高,但是從展會上的情況看,晉企的研發力量不可小覷。
在晉江佳銘縫紉設備有限公司的展位上,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對絲車”、“多針打攬車”等機器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注意。
說是“多針”,佳銘公司這架打攬車一共要穿109根線,在縫制之前,光光穿線就要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布料縫制后,能夠呈現出“西班牙女郎裙綁”式的繁復花紋,而且具有松緊帶般的特殊效果。
在佳銘公司副總經理林錦松看來,服裝行業追求“多品種、小批量”的高品質產品將成為一種趨勢,縫制設備行業也必須多研發一些個性化的產品。就“多針打攬車”來說,數量上可能不會賣得太多,但是每售出一臺,收入就能超過5萬元人民幣。
在這次展會上,晉江恒利公司也帶來了自己的優勢產品:自動內部縫傘機。目前在CISMA展會上推出傘機的企業寥寥無幾,而這一款機器在本次展會上更是獨一無二。
“現在縫紉機行業已經生產過剩,到了從‘量’的擴張向‘質’的飛躍轉化的時候。”CISMA展會承辦單位中國華聯縫制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中縫協商貿部主任胡淼海對本報記者談道,“從這屆展會上可以看出,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摒棄過去一味壓價的做法,轉而致力于研發別人難以替代的產品,甚至在往細分領域上發展,這是一種健康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