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推動企業信息化全面升級
浙江一家企業在應用ERP系統后,深感信息化解決了他最頭痛的兩件事:一是人才匱乏,因為由高級專家設計的控制軟件能解決許多生產難題;二是使ISO的管理思想通過系統得以貫徹,從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降低了成本。
近一兩年,一些在“九五”和“十五”期間信息化應用薄弱的行業企業也紛紛做了信息化可行性分析、規劃和應用調研。其中有政府和行業組織大力推動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紡織企業在加入WTO后對國際競爭日益嚴峻這一趨勢有了清醒的判斷。
企業的應用需求按技術領域分類,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僅次于設備更新,在企業技術需求中呼聲最高,電子商務則以極快的速率增加,這些都表明企業對管理信息化的重視程度。
但是,目前我國縫紉機行業信息化項目的分布很不均衡。從專業分布看,信息化項目多集中于大型企業,一些中小型企業對信息化建設還沒有提到日程。
目前我們的下游產業,許多紡織企業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應用了資源管理系統(ERP)、供應鏈管理系統(SC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和輔助設計制造系統(DAD/CAM)等信息技術系統。這些信息系統在企業生產工藝管理、市場營銷、進銷管理、技術開發、生產工藝過程控制等方面都發揮了很大作用,提高了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提高了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中小企業是主要受益者
信息技術的應用,首先應該說是可以大大提高中小企業市場應變能力。產品開發速度加快,開發周期縮短,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更好地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實現對市場的快速響應。
信息技術的應用,深刻地影響到企業的營銷運作。中小企業應用信息化管理系統,特別是ERP系統后,可以使生產過程中的管理水平得到較大提高。例如,可以將生產計劃安排得更加合理,生產調度更加靈活,對生產進度可以進行及時的跟蹤與控制;可以及時制訂營銷計劃,并安排指導生產,縮短了交貨周期。
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加快了企業決策速度。例如通過快速預測訂單成本、加快企業信息處理速度、為決策提供綜合分析等,能夠使企業領導者的決策更加及時、科學,能夠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做出及時、正確的響應。
在“十一五”期間,中國縫制機械工業將信息化建設提到很高的角度,這對縫制機械加工企業的發展有直接指導意義,對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全面推進,對提高紡織行業的整體水平,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