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輸歐紡織品雙監控政策明朗
“由于形勢尚不明朗,我們在廣交會上面對來自歐盟和美國的大批客商都格外小心,有些即使是大訂單也不敢輕易接。”正在參加第102屆廣交會的一位紡織品出口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自歐盟上周宣布明年將對中國紡織品實施雙重許可監督制度以來,出口紡企們都在憂心忡忡地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昨日,業界期盼已久的2008年輸歐雙邊監控紡織品出口企業資質標準終于出臺。
記者從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獲悉,2008年我國將對T恤衫等8類中國輸歐紡織品實行企業經營資質審核。資質標準主要包含六點內容:企業在華注冊資本必須超過50萬元;從事紡織品出口貿易兩年以上;上年度輸歐紡織品對歐盟出口超過1萬美元;在知識產權、環境保護方面連續3年沒有違規行為;一般納稅人;符合有關商會、協會的有關行業自律要求。
“上述標準的出臺對于參加第102屆廣交會的出口紡企無疑是個利好消息。”中華紡織網總編輯馬新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對歐盟紡織品出口政策明朗后,企業可以放心接單。盡管目前相關監管政策的細節沒有明確,但相信商務部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出臺有關配套政策。”
馬新征認為,出口企業資質標準的出臺為2008年中歐紡織品加速走向紡織品自由貿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它的實施效果也將對今后中美紡織品協定到期后的監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可以說,這個資質標準乃至今后陸續發布的相關外貿監管政策,將保障中歐、中美紡織品貿易穩定有序地進行。
馬新征特別指出,預計上述標準對三資企業非常有利。他表示,在我國對外貿易及產業結構調整中,三資企業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
這種主導地位,不僅反映在三資企業已取代了我國國內企業處在出口支撐和進口替代的領頭位置,而且,更重要的是,三資企業更加重視產業間(而不是產業內)貿易。
此外,由于我國現行對三資企業實施優惠政策,特別是在稅收、土地使用、外匯管理等方面給予外國投資者優惠政策的法律、法規,因此預計在從事相關輸歐紡織品的出口經營活動的舉措進一步貫徹落實之后,2008年我國三資紡織品服裝企業對歐盟的出口額的貢獻將繼續增大。
在雙重許可監督制度下,中國批準的出口許可以及歐盟批準的進口許可將受到嚴密監督。據悉,實行新政之后,商務部將就一年內T恤衫等8類紡織品出口歐盟的大致數量、價格等,向歐盟委員會提供相關資料,一旦中國紡織品的出口情況出現波動或者異常,歐盟將有權單方面采取進口管制措施。
部分業內人士不乏擔心,監控進口量可能會成為歐盟發起各種貿易救濟措施的預警,“一旦中歐雙方數據顯示中方出口量大增,則應適當減少出口,否則歐盟有可能就此發起反傾銷等貿易救濟調查。”
據悉,商務部將于今日在第102屆廣交會上召集紡織出口企業舉行座談會,屆時可能會詳細介紹新的輸歐紡織品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