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持續升值 前8月紡織業少賺300億
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達到1117.33億美元,同比增長19.46%。但由于出口數量的下降,出口增速同比回落了5.21個百分點,呈現出增幅回落、量減價升的現象。
專業人士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絲路經緯大講壇”上分析認為,在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和貿易壁壘等壓力下,我國紡織品出口增幅回落和量減價升不可避免。“但這些壓力也促使紡織企業轉變增長方式,以科技和品牌為突破點,靠研發和技術創新獲取高附加值,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說。
來自紡織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受人民幣持續升值影響,今年前8月,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減少約96億元,全行業利潤損失約306億元。其次,受國家連續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影響,特別是自7月1日起服裝、粘膠纖維及制品出口退稅率下調至11%和5%,1月至8月規模以上企業利潤損失約32億元,而按全行業出口金額計算,利潤損失約115億元。
再次,生產要素成本,特別是勞動力成本上升。據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介紹,在國內紡織行業,不斷攀升的勞動力成本已經相當于東南亞近鄰的3倍至4倍,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已接近每小時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