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依靠品牌打天下
- 在我國輕工業中,縫制機械行業原來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行業。可近幾年來,這個小行業群星璀璨,飛快的發展速度和聲名鵲起的品牌企業,讓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個小行業,目前全行業的總產量已占全世界的70%以上。標準、飛躍、大豪、GEMSY寶石、ZOJE中捷、上工6家企業的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行業協會積極推進品牌戰略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田民裕對這個行業最有發言權,他說,“長期以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走的是跟隨式發展道路,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產品的同質化使得市場競爭從價格競爭、產品競爭逐漸進入到品牌競爭。面對強勢的國際品牌,一批有實力的企業不甘在高端市場處于弱勢,深切地意識到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的重要性,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的要求,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強化品牌建設方面的引導工作。在2003年首次中國名牌的評選中,協會多次向國家名推委匯報行業發展情況和開展縫紉機中國名牌培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終使工業縫紉機列入中國名牌評價目錄。行業大型骨干企業標準、飛躍、上工、中捷和寶石5家企業成為首批“中國名牌產品”生產企業。2006年,工業縫紉機再次被列入“中國名牌產品”紡織類別的評價目錄。
最近幾年,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發展最為快速的時期。作為“中國名牌產品”工業縫紉機類評審專家組組長,田民裕介紹道:幾年來,行業的綜合實力、國際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形成了一批以擁有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為龍頭的行業大型骨干企業。尤為重要的是,在行業發展的實踐中,涌現出了一批能成功駕馭企業發展的優秀企業家。全行業品牌發展意識不斷增強,并在規模化生產、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而且名牌產品的領跑作用越發明顯。
行業發展出現飛躍勢頭
近三年名牌戰略的實施,使我國工業縫紉機在許多方面得到了發展。
一是行業品牌意識快速增強。自中國名牌評選以來,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充分認識到品牌對于企業的形象和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紛紛走上創自主品牌的發展道路,涌現了杰克、通宇、海菱、威士、寶馬、祥興、宏運、大富機、零一、飛虎、大洋、求精等一大批國內知名品牌,帶動了企業創建名牌的積極性。
二是品牌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促進了行業產量產值快速增長、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各企業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提高品牌形象和內涵,向國際品牌進軍,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名牌及國內知名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在逐年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