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縫紉機賣出轎車價
11月1日,吳江菀坪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公司董事長潘國明指著一種“特厚大型曲折工業縫紉機”說:“這臺縫紉機最高售價達到9萬多元,相當于一輛桑塔納。明天就有15臺要運往美國和意大利。”
這是吳江裝備制造業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菀坪制造”一炮走紅美國意大利
雖然只是吳江市橫扇鎮下屬的一個街道,菀坪生產的特殊用途工業縫紉機卻在行業內舉足輕重。
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影響,國內低檔次縫紉機近年出口競爭日趨激烈,利潤越來越薄。今年上半年,潘國明的公司下決心做了產品結構大調整,淘汰低端產品,全力以赴做產業鏈的中高端,公司生產的70多個產品中,價格在萬元以上的就有25種。公司研發費用也提升到銷售收入的10%。到目前為止,已成功開發了4種填補國內空白的縫紉機。
這些高端產品不僅大大提高了勞動功效,還節約用電、節省材料,利潤率也比以前生產零部件提高了1倍以上。今年5月,潘國明帶著9個樣機赴美國展出時,當場被搶空。一家意大利客商當即訂做5個品種的縫紉機,并全額承擔產品研制費用。
“萬工”噴氣織機改寫外商壟斷歷史
紡織是吳江的支柱產業,但是紡織所需的先進裝備噴氣織機卻長期依靠進口,有時候,當地紡織企業向外國制造商下訂單,竟然要等上一年才能拿到貨,價格也由別人說了算。
率先打破僵局的是吳江一家民營企業萬工集團。“萬工”本來只生產縫紉機及零件,董事長周平請來蘇州大學、上海東華大學的專家,科技協作、共同開發。不到3年,即研制成功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的噴氣織機。“萬工”噴氣織機投入市場,頓時讓日本和歐洲的制造商感到了壓力。他們不得不調整織機價格,有的還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和“萬工”合作。現在,萬工集團又和清華大學、中科院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萬工”噴氣織機項目被國家科技部、發改委列為技術創新重點資助項目,并累計獲得了1500萬元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的支持。
共享服務平臺來自“政府推手”
潘國明的公司內,兩年前建起一個“江蘇菀坪縫紉機技術服務平臺”,匯集了15名專業技術人員,首筆20萬元啟動經費是政府拿出來的。當地的中小縫紉機企業一旦遇到技術難題,可以隨時向這個服務平臺求助,企業開發的新產品,也由這個平臺提供專業設備進行檢測。
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裝備制造業企業得到了重點扶持。首批9家龍頭企業已被吳江經貿委確定為重點幫扶對象,幫扶內容包括協助企業制訂長遠發展規劃,對一些有重要影響的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幫助企業做好項目審批立項,引進設備減免稅等。
不久前,吳江市政府出臺文件,確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六個重點集群板塊:電梯制造業、工業縫紉機制造業、紡織裝備制造業、環保設備制造業、汽車零部件制造業、輸變電設備制造業。設定的總體目標是,經過3至5年努力,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達到250億元至300億元,占全市工業經濟比重達到8%至10%,成為繼電子信息、絲綢紡織、電纜光纜之后的第四大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