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持續受挫 珠三角玩具企業醞釀起訴美泰
“美泰事件所造成的影響遠已擴大化,事情遠未結束。”廣東省外經貿廳公平貿易局局長陳立鵬11月6日晚表示。
陳立鵬表示,“起訴美泰是企業行為,是否起訴最終決定權在企業。我們將與企業以及行業協會接觸,進一步了解意愿。如企業需要,我們將盡力為企業提供法律和信息的支持。”
同時,陳立鵬強調,美泰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已擴大化,并表示“對中國產品信譽造成的損失究竟誰來承擔?美泰如應承擔責任,誰來追究?”
中國玩具持續受挫
今年9月,全球最大玩具、禮品商美泰公司公開道歉,承認此前該公司全球先后三次召回,涉及3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制造玩具大部分是由于其設計失誤而非生產失誤,責任不在中國生產商。
但由于道歉時間已相對延后,加上國外媒體的大肆報道渲染,美泰事件對中國玩具,乃至中國制造產品的聲譽造成了相當惡劣影響。
在10月30日剛結束的第102屆廣交會上,玩具成交量大幅下降10.7%。
據了解,今年圣誕出口旺季部分企業甚至遭遇進口商退單。對此,專家表示,由于今年的圣誕訂單在5月左右已經確定,受美泰召回的影響實際上相對較小,企業明年的訂單壓力可能更大。
另據外電調查報告顯示,80%受訪者表示今年圣誕節將不會購買中國制造的玩具作為禮物。報告顯示,由于大量關于中國制造玩具的負面報道,盡管美泰已表示召回是由于玩具自身的設計問題,但考慮到玩具會對小孩造成影響的極大可能性,他們選購時仍將拒絕中國制造的玩具。
記者就此報告問及陳立鵬時,其表示“我對這個統計數據保留態度,但顯而易見的是,由美泰事件造成的后續影響非常嚴重,我們應該采取措施讓國外消費者了解到,他們應該拒絕的是美泰產品而非中國產品。”
“就廣東而言,全省發生貿易摩擦的直接涉案金額已達50億美元,雖然占全年出口貿易比例不足1%,但實際影響我們還要關注受影響的時間延續問題以及其上下游產業,這是個多米諾骨牌效應。”陳立鵬強調。
陳立鵬指出,美泰事件所造成的影響遠已擴大化。陳立鵬表示:“我們認為美泰公司的問題在于:第一,對包括中國在內制造商的不公平壓價;第二,其自身管理系統,特別是質量控制系統的不規范;第三,信息傳達系統,其自身標準修改后并未及時通知到制造商;第四,產品設計問題。”
加強監測監督
但開始,美泰的態度相當強硬。
對美泰的作為,國際消協近日認為“這是美泰推卸責任、并在全球范圍內將責任轉嫁中國廠商”的行為。
“政府對此次事件投入很大的關注,美泰的態度由硬變軟顯然也是各方努力的結果。”陳立鵬指出。為應對近來一系列針對中國制造的貿易摩擦,特別是美泰事件所造成的一系列影響,連日來我國地方政府、相關行業協會已采取了積極應對措施協助企業對當前形勢加強了解。
9月至今,我國政府以及行業協會發起多起,組織有關企業參加以學習國際貿易法律法規以及如何應對國際貿易摩擦介紹為主題的研討會。另外,國家加強了對出口企業的監管和產品質量審查。
同時,陳立鵬指出,“企業也應該從美泰事件中吸取教訓,第一,不管關系多緊密,雙方合作合同一定要有,一旦事故發生,權利和義務才能分清;第二,關注進口國的質量和安全標準;第三,企業應建立起危機管理系統,真正發生事故時應作出何種反應,如何維護自身的公眾形象。”
此外,對于國際上對中國制造產品恐慌引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情緒上升,陳立鵬認為這與近年來中國出口的強勁,貿易摩擦發案數量連年增長有些關系。
但陳立鵬指出。“中國是世界產品制造基地,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產品都會有好壞之分,同樣,中國產品某些地方也可能存在參差,但貿然拒絕中國產品是不公平的。”
這種不公平待遇對廣東省影響尤甚,據統計,目前廣東出口占全國進出口貿易比重1/3左右,超過俄羅斯全國出口。據統計,如將廣東作為一個經濟獨立體進行評價,其進出口總額在全球排名第11位。
據了解,相關行業協會正積極周旋企業商議起訴事宜。
深受影響的中國企業難以輕言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