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把握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價格與價值的關系,實際上就是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這組關系在理論上多有共識,但在實踐中就易失之偏頗。
其一、使用價格武器參與競爭,容易引發內傷。當然,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價格競爭也是雙刃劍,把握適度,則有利于活躍市場,打開銷路,擴大市場份額。運用不當,輕則傷及品牌價值,重則危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為價格競爭是原始的、初級的工具,所以其消極影響可隨意放大。縫制機械行業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價格戰”、“機海戰術”就是價格競爭過度的產物,可以說,已嚴重影響民族企業的贏利能力和品牌形象。“中國制造”原本是質優價廉的代名詞,在扭曲價格形態下卻成了低價的“地攤貨”形象,這實在是價格戰亂的原罪。
其二、徘徊于價值鏈分公司末端,贏利水平極低,企業易患“貧血癥”。眾所周知,我國縫制機械制造中心地位是在國際縫制市場快速轉移,龐大的服裝市場反哺雙重條件下催生的,隨著我國進入工業發展中期,90%外企進入我國縫制市場,原本的一些優勢,如勞動力價格低廉已不再明顯。因此,積極尋求產品價值鏈前移的途徑,應成為行業工作的重要策略。不從根本上改變游走于低端市場的局面,做大不易,做強更難。因此想辦法占據縫制機械市場價值鏈前端,成了提升民族縫機工業檔次的一道“大餐”。我國企業在這方面是大有可為的。一、基于前端產品為中心的搶位法,把產品延伸到利潤較厚的高端。二、基于后續產品為重點的搶位法。企業可以探索專業化后續產品業務,既有利于保證產品質量信譽,又可擴大利潤空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賓士就認為制造業“后半生”前景無限。三、積極探索新的經營模式,拓展市場空間。
其三、價值成長觀念普遍缺失,我國縫制機械企業普遍缺乏長遠的價值成長觀念,企業價值、品牌價值是一個長期的、日積月累的過程,任何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做法,都是有害無益的。價值成長觀念的缺失,勢必造成價值積累的“短視”行為。產品暢銷時,開足馬力,緊趕慢趕,數量上去了,質量放松了,認識上也出現了“不管白貓黑貓,只要銷得出去就是好貓”的偏差,這樣就錯失了價值成長積累的黃金時機;市場平銷時,又不適當地急于采取降價促銷的方法,與其他企業展開有限市場的價格拼爭,不重視市場的調研和診斷,從而失去下一輪競爭的主動權;產品滯銷時,企業更是以各種理由,如資金緊、效益低、成本高等拒絕進行品牌投資和維護,不尊重價值成長的內在規律,其結果只能是滑入低端市場,陷入低價混戰格局,困于低值泥潭。
綜上所述,在實踐中正確把握價格的辨證關系,對我國縫制機械業的成長、壯大,意義非同小可。國內國際縫制市場在不斷變化之中,我們的民族企業家必須順應形勢,從好打“價格戰”中盡早向善打“價值戰”升級,這是成長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