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國際皮草交易會實現四大突破
展會規模大 交易范圍廣 產品工藝新 宣傳力度強
大營國際皮草交易會實現四大突破
交易會開幕式
10月28日至30日,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主辦的第16屆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會在河北大營舉行。
本屆交易會秉承“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時尚化”的一貫宗旨,以“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為主題,在規模、品位、交易、宣傳等方面上實現了四大突破。主辦方稱,此次交易會“交易范圍之廣、展品規模之大、產品工藝款式之新、宣傳力度之強均屬歷屆之最”。
一是規模突破。從1992年起,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會已經成功舉辦了15屆,并獲得了國內外客商的一致好評。今年,交易會由河北省人民政府等主辦,體現了河北省政府對皮草產業的重視程度,反映出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會深遠的影響力和名譽度。本次皮草交易會以“全國皮草商品示范市場”———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中心為主展館和交易平臺,展館面積7萬平方米,會聚了國內外2000余家皮草知名企業參展,參展范圍包括裘皮服裝、紡織圍巾、毛領帽條、皮張、褥子、皮毛工藝品、剪絨制品等2000余類品種,涵蓋了裘皮產品的所有領域。交易會開辟的羊剪絨制品展區,填補了國內皮草行業展會空白。另外,交易會期間還舉行了裘服裘飾模特表演,皮草制品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現場演示,皮草業發展論壇,皮草文化展覽,項目合作洽談會等內容,交易會內容空前豐富,實現了展會規模突破。
二是品位突破。本次交易會特設水貂服裝、狐貍服裝、獺兔服裝及羊剪絨制品等特色精品展廳,展出的產品款式新穎,體現出了國內皮草行業一流大展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交易會上,由60家皮草企業聯合推出的包括裘皮服裝、裘皮編織、毛領帽條、裘皮褥子、皮草包、胸花飾品、羊剪絨等在內的600余款皮草新品,是在國內外皮草業界第一次亮相,堪稱業內一流的皮草經典,受到了國內外皮草業界的熱烈歡迎和追捧。同時,交易會組委會在展館一層大廳舉辦了裘皮服裝、裘皮編織、毛領等皮草制品生產過程現場演示,展現了營皮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駐足觀看,也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
三是交易突破。交易會期間,國際皮草協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中國貿促會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齊聚大營,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黑龍江、新疆、內蒙古等20多個省市以及俄羅斯、韓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芬蘭、丹麥、哈薩克斯坦、蒙古、秘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皮草生產廠商、批發商共計1.5萬余人云集大營,實現了交易范圍突破。
四是宣傳突破。本屆交易會運用新聞發布會、電視臺、報紙、專業雜志、廣播、網絡、樓宇廣告、條幅廣告、展牌等多種媒體對交易會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宣傳,主流媒體與專業媒體有機結合,并有效利用QQ皮草群、BBS皮草論壇等網絡手段,迅速擴散交易會信息,實現了宣傳推廣的新突破。
大營是河北省衡水市的南部重鎮,全國的綜合改革試點鎮,也是中國皮草加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素有“天下裘都”的美稱。近幾年,大營立足這一優勢,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產業升級,推動皮毛業發展。
目前,大營所在的棗強縣擁有皮毛加工企業攤點1.4萬余家,皮毛專業村94個,專業戶6000多個,從業人員6萬多人,固定門店2100多家,流動及固定攤位7000多個,形成了跨兩省三市五縣的大經濟圈。大營皮毛已涵蓋了生皮、熟皮、半成品、裘皮飾品、剪絨、裘皮服裝、工藝品等七大系列200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俄羅斯、日本、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營裘皮半成品、飾品生產量已占國內產量的70%,已真正成為國內裘皮品種最齊全、樣式最新穎、潛力最充分的皮毛生產、加工、銷售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