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第二集團”的喜與憂
經過幾年的發展和積累,臺州“第二集團”都大致完成了自己的創業階段:他們都具備了相當的實力;產品研發方面各家都有一定特色;企業都擁有比較健全的市場銷售網絡;企業的品牌都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譽度。
當“第二集團”企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和規模時,企業的領導者都沒有沾沾自喜,他們在成功面前保持著清醒的的頭腦,他們不斷地在比較:與國外大企業比,與國內一流企業比,與同檔次的企業比,他們真正是在認真、客觀地剖析白己,優點和長處決不謙虛,但短處和不足也決不回避。
美機公司董事長林雪平住談到公司現狀時,他很中肯的說道:“企業能夠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是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想辛辛苦苦創立的企業能夠健康、長遠的發展下去。”
最近臺州“第二集團”的不少企業在購置土地,興建廠房。順發公司投入了2300萬元建起的20000多平方米的新廠房投入使用;匯寶公司準備明年開工建設140畝新廠區;美機公司新廠房也快造好,搬遷廠房已經提到了公司的議事日程上……可以看出,第二集團都急需一個更新更大的發展平臺,但是動輒幾千萬資金的投入給企業帶來的壓力也不小。
在設備投入上,各個企業都不遺余力。求精公司的加工中心已經引進幾年;美機公司近期也添置了加工中心,只等新廠房建成馬上投入使用;順發公司投資一百多萬建立起一條先進的涂裝生產線……匯寶公司董事長葉劍立更是形象地說道,“第二集團”公司在新設備投入方面,個個每年“都要投幾輛奔馳(幾百萬)下去!”
實力有了,硬件跟上了,生產環境好了,但是“第二集團”的企業深知自己的薄弱環節,擺在企業家面前的憂患實在是多過于安樂。
首先是企業管理方面。住創業過程中,民營企業的制度建設、內部管理都相對松散,企業的戰略性決策都要依靠企業家個人的經驗和判斷來制定,缺乏一個科學的管理和決策機制。“船小掉頭快”,規模小的時候即使出現一些失誤,相對容易糾正。現在企業規模大了,公司的一些決策動輒涉及上千萬資金,完全憑企業家個人的經驗難保不出現失誤,一位企業家發出感慨:“企業大了,膽子小了。”
其次是企業文化方面。如果把廠房和設備比作企業硬件的話,那么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軟件,一個現代化的企業,軟件硬件都必不可少。在加強內部凝聚力、提高員工積極性、強化企業執行力方面,企業文化更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集團”企業成立時間短、文化底子相對薄弱,在企業文化的建設方面,或者重視不夠,或者缺乏方法,與行業內一流企業還有一定差距。
第三是企業的規范化、現代化進程。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企業先天的不足和隱患都被快速的發展掩蓋了。“第二集團”企業家有深刻體會:“一支游擊隊的戰斗力再強、規模再大,它都不能替代一支經過嚴格訓練,現代化的正規軍”。企業對這個問題都在逐漸重視,但企業的規范化、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企業長期人力、物力、精力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