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紡織業遭遇生存危機“腹背受敵”
今年以來,在人民幣升值、勞動成本迅速上升、原料成本大幅提升的沖擊下,作為紡織大省的河北其紡織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
紡織業是河北省傳統經濟支柱產業,但是,今年以來,受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降低、銀行加息、棉花和勞動力價格上漲等接連不斷的不利因素,已經將河北省紡織業推到了“火山口”上。河北省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耿蜀平認為:“河北省紡織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生存壓力。”
原料漲、成品降
河北紡織“腹背受敵”
“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國家政策制約、成本提升、行業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使河北省紡織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耿蜀平說,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省紡織行業主要產品產量和經濟指標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以生產傳統品種為主的企業普遍庫存加大,產銷率下降,利潤空間縮小,部分企業降低了設備開臺率,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紗、布等主要產品產量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據了解,河北省除印染布、絨線和毛機織物以外,其他產品產量增長幅度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耿蜀平介紹說,紡織業最主要的原料棉花,由于迅速擴大的國內缺口與進口棉花配額制度和滑準稅制度的共同拉升,市場價格上漲較快,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有價無市、棉商惜售的現象。棉花在紗、布等初級紡織品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在70%以上,棉價上漲必然帶來紡織企業成本的提高,同時煤、電、水、汽價格和工人工資也在不斷上漲,如河北邯鄲海盛威集團今年電價提高9.43%,蒸汽價格提高80%,工資提高9%。“利潤小了,壓力又大了,出口生意更不好做了。”這是目前河北省大多數服裝企業面臨的問題。人民幣近來頻頻升值,對出口企業帶來的利潤損失目前還不好計算,不少企業事先采取了一些風險防范措施,但可以看得到的是,許多小企業開始不堪重負。作為一個出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人民幣升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成本上升和利潤下降,同時降低了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有研究表明,人民幣升值1%,則銷售利潤率下降2%至6%,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許多訂單對企業來說成了燙手的山芋,不接沒活干,接了就賠錢。耿蜀平指出,紡織品出口退稅率降低和人民幣持續升值使河北省外貿出口企業利潤率大幅下降;企業招工難度加大,人員流動性增大,嚴重影響了企業產能、質量的穩定和提高;市場競爭激烈和供求變化等原因使以生產傳統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的企業備感艱難,企業庫存普遍增加,盈利水平下降,一些設備陳舊、產品質量低下的企業已經停產。就是像邯鄲海盛威集團這樣的企業,也因為56寸有梭織機純賠人工費,不得不關停了500多臺,主要產品紗和布的產量分別下降5%至6%,收入下降約4%。寧紡集團今年印染訂單同比減少了8%,印染設備開工率只有70%,而且加工費價格也比去年下降了50%。
據了解,在原料漲價、成品降價的雙向擠壓下,今年1-9月份河北省紡織企業產銷率和盈利水平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庫存大量增加。許多企業為減少損失降低了設備開臺率,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據測算,全國紡織行業2007年因政策因素將減少利潤418億元,因人民幣升值將減少利潤319億元。
行業洗牌成定局
企業期待公平競爭環境
有一個怪現象值得一提,雖然河北紡織業面臨著腹背受敵的艱難境遇,但是這些并沒有抵擋住投資者對紡織業高漲的熱情。記者從河北省有關部門了解到,河北紡織業目前固定資產投資依然呈現強勁增長勢頭。僅1-9月,河北省紡織行業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新開工項目數399個,比去年同期增長30%。河北省一些紡織企業的專家認為,本來遭遇內外夾擊的河北紡織業,由于一些企業或個人盲目投資將導致河北紡織行業洗牌加劇,大規模投資低水平紗、布企業的市場風險越來越大。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