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 小批量 高要求
寧波市一平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祥國的三字經
1991年起步生產工業縫紉機零部件,2001年形成了5畝地的生產規模,2007年擴大到了21畝領地,再次在這片東南沿海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寧波市一平機械有限公司王祥國總經理對自己企業的發展用一句話表達:發展才是硬道理。
念好三字經
在一平公司新廠區,頗具特色的連體建筑,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公司的產品又構成了另外一種特色。壓腳、牙齒、軸類、偏心軸類、異型軸類、連桿類、異型類、組件類等類型的品種達2000余種,令人目不暇接。王祥國對公司的定位為“多元化、小批量、高要求”的特色發展之路。多元化,說起來容易,具體到生產環節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從設備、技術、人員、原材料等的投入分門別類。了解縫紉機零件生產過程或正在從事這個領域生產的人都能理解,要做好一個產品不容易,要做幾個甚至幾十個產品更不容易。而一平公司已經具備多元化生產的能力。王祥國表示,多元化生產雖然投入精力、人力、物力比較大而復雜,又有風險,但可以從中悟出一些道理來。比如說,多品種零件與整機配套,可以增強整體配套功能和能力,加強對方之間的合作關系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品種多有比較,可以分析出不同零件的制造成本和盈利情況,對公司的生產發展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第二是小批量生產機制靈活,可以隨時掌握動態,平衡各品種之間的生產側重點,實際上是減少生產風險。第三高要求可以保證產品質量,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也必須高要求,才能滿足用戶對產品的需求。
應對成本增加、價格下降
隨著寧波乃至整個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提高,直接造成企業的制造成本提高,這與行業、社會整體發展是相對應的。業內普遍存在的賒帳和價格競爭問題,王祥國認為:“這些問題對一平公司的影響不大,因為公司資金回籠情況比較好,在選擇客戶的時候都要考慮對方的資金實力以及誠信度。對不太正規的企業、資金回籠困難的企業盡量少打交道或不打交道”。
在對待“制造成本逐漸增加,單位價格卻下降”的行業困境,一平公司發揮自己的多元化特色優勢:“以新補老”,即老產品與整機廠實行“友好協商”在保護對方利益的前提下,逐步淘汰(一下子停止供應會對整機廠造成較大損失),而新產品的開發相對附加值較高,這樣可以彌補部分原有產品的不足,以此來平衡應對,求得穩定發展。
依托多元化 謀求深層發展
王祥國認為,無論社會、科學如何進化,人類離不開衣食住行,所以以縫紉機零件制造為依托,再向第二產業拓展未嘗不可。但先決條件還是要做好這個產業。為此,一平公司用于新廠房的建設投資達2000多萬元,設備一部分從老廠搬遷過來,數控加工中心、熱處理等先進設備添置正逐項落實。以自動化設備來降低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產品質量往高檔次方向發展,提高附加值來保證利潤點,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力,這些都不失為明理之舉。
王祥國還表示,雙針機上的“梭架組件”在今年CISMA2007展會上成為了一大亮點,也是今后發展的品種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與整機的配套功能。
隨著新廠區生產能力的提高,產能效能也在不斷增強。有理由相信:一平公司在“以質求進,以誠取信”的宗旨下,一定能沿著“多元化、少批量、高要求”特色之路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