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市場:國內“香”——OEM向ODM轉化之溫州契機
據中國服裝協會公布的數據,2005年中國服裝產量達到465億件,這個產量全世界65億人口每人分到7件多,中國13億人口差不多每人分到36件,顯然供大于求。
由于各方面原因,近幾年許多地區勞動力出現緊缺狀態,資源消耗越來越大,但是產品附加值依舊很低,是中國服裝的重要弊病。因此業界普遍認為,發展ODM,提升服裝單位價值,是服裝企業的發展方向。
隨著美國勞動力等成本的不斷提高,從去年年底開始,美國企業往海外的轉移已經從OEM向ODM轉變。而這一轉變無疑吸引了諸多溫州服企的注意力,面對這塊奶酪,他們蠢蠢欲動。
美國百年成衣市場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成衣市場,成衣歷史有100多年,高新技術來自那邊,縫紉機最早也是美國人發明。在美國有2700億美元的市場,其中有1200億美元的采購任務。那里聚集了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媒體、最好的模特,紡織品競爭非常激烈,在紐約一個區一天就有5萬多種產品更新。那邊有良好的服裝設計氛圍,有相應的環境,信息集中,產品反應快,能產生國際型的高級設計師,和國際BUYER。”中美時裝協會會長許權榮用這樣的數據來描述這個市場。
“美國服裝產業從OEM到ODM的轉化,設計挨近生產基地,產品開發逐步轉移。據我粗略估計,美國紐約一年的采購額達到1200億美元,開發成本大概在20%,也就是240億美元,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把產品開發移到中國的供應商這里,至少可以節約150億美金。”但就目前而言,美國的訂單到中國基本上集中在廣州、杭州、上海、江蘇、臺灣等地,到溫州的非常少。
服企心儀美國市場
溫州服裝商會外貿服裝分會換屆后,舉行的第一次茶話會,談論的話題除了溫州市政府對于外貿出口的政策獎勵制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關于企業再一次參加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舉行的MAGIC國際服裝服飾展覽會的相關信息。去年,菲斯特、紅黃藍、騰旭、羽萱在MAGIC上齊齊亮相,還有惠邦、雪歌、特琳、歐吉佳、五華織造等企業去美國觀展,近距離了解了美國市場和發展動態。
外貿服裝分會會長、菲斯特制衣董事長蔡歡天上次從展會回來時曾說,“美國市場對服裝品質的要求和溫州外貿企業目前的生產能力相當,而且產品數量的需求大,對溫州企業來說,如果能進駐美國市場,其發展潛力是很大的。”對美國市場,他今年依舊表現出相當的興趣。據了解,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十來家企業報名,表示有意在MAGIC上亮相,直面美國市場。
除外貿企業外,隨著國內西服市場的進一步萎縮,溫州西服企業也紛紛看好國際市場,其中美國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國際市場西服份額穩定,比如日本上下班,大街上都穿西服。”喬頓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應琴表示,“我們目前看好國外市場,從接國外加工定單開始,實現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輸出是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之一。”
浙江百先得制衣有限公司今年在美國洛山磯成立分公司,董事長葉劍平同樣看好美國市場,“國內西服發展,有利因素確實不多,但我們也看到,近幾年,美國西服量大大增加,這對西服企業來說,是一個增長點。再加上外貿西服這幾年到溫州越來越多了。市政府要支持,形成國際性的西服加工基地,吸引更多的高品質定單。”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