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成本管理創新: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新工具
成本管理的發展變化源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以及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后兩者又起因于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國內外市場上大多數產品供過于求,造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2)產品需求多樣化,顧客對產品質量也日益苛求;(3)國際間分工合作日趨密切,競爭也趨于激烈殘酷;(4)新技術、新工藝的創新蔚然成風。以上外部環境的變化既要求企業的制造環境有別于往昔,也要求對管理理論與方法進行創新。
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戰略定位
戰略定位是指企業在賴以生存的市場上如何選擇競爭武器以對抗競爭者。在戰略管理中,首先應分析企業的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和市場份額等,然后確定其應采取的戰略。具體到財力上要加大投入,在定價上要不惜犧牲短期現金流量來換取市場占有宰的擴大,在成本管理上則要努力確定明確的戰略,是以產品差異戰略取勝,還是以成本領先戰略取勝。
成本領先戰略可以通過規模生產,追求曲線效應,嚴格控制成本等方法來實現;而產品差異戰略則可通過培養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以優良的顧客服務,改進產品設計等方法來實現。
(二)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是一系列由各種紐帶聯接起來的相互依存的創造價值的活動集合。也就是說,價值鏈并不是獨立活動的匯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動構成的一個系統。價值鏈分析主要是分析從原材料供應商起直至最終產品消費者的相關活動的整合,是從戰略角度分析如何控制成本。按其分析角度又分為行業價值鏈分析、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
1.行業價值鏈分析;
2.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
3.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
(三)成本動因分析
成本動因是指引起產品成本發生的原因。從價值鏈的角度看,每一個創造價值的活動都有一組獨特的成本動因,它用來解釋創造價值活動的成本。因此,每一項價值創造活動都有獨特的競爭優勢來源。戰略成本管理所強調的成本動因可以分為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兩大類。結構性成本動因是指決定組織基礎經濟結構的成本驅動因素,主要包括:規模;范圍;經驗;技術;多樣性。
執行性成本動因是指與企業執行作業程序相關的成本驅動因素。主要包括:凝聚力;全面質量管理;生產能力運用;產品結構;聯結關系。
與作業性成本動因(材料、人工等)相比,結構性成本動因與執行性成本動因都是更高層次上的成本動因,而且很多是非量化的動因,但其對產品成本的影響更大、更持久,因而也更應予以重視。在企業基礎經濟結構既定的條件下,通過執行性成本動因分析,可以提高產生各種執行性成本動因的能動性,并優化它們之間的組合,從而使價值鏈活動達到最佳效果;而對于結構性成本動因,未必總是愈多愈好,如單純擴大企業規模,或運用高新技術,對于管理水平有限的企業而言,未必是好事。總之,企業要取得戰略成本優勢,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