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次貸危機壓傷中國制造 出口鞋企面臨更大風險
美國次級債危機正導致美國消費市場出現疲軟跡象,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中國企業受到了牽連。
“美國零售商同店銷售額增長大幅放緩,股價下跌厲害,企業競爭、盈利壓力很大。”美國大型辦公用品零售商Staples的一位采購經理告訴記者,中國出口可能面臨訂單減少、利潤縮水的危險。
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國際訂單轉移的風險正在加大。有貿易商反映,由于中國出口退稅下調以及加工貿易政策變化等,中國制造的價格優勢正在退去,“采購商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開始培養印度、越南等其他地區的供應商。”
次級債危機殃及中國出口
美國次級債危機的負面效應正擴大到消費市場。美國會議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9月的99.5下跌至95.6,這是兩年來最低的水平。
“首當其沖的是美國零售商。”上述Staples采購經理表示,Staples美國同店銷售額增長放緩,由于沒有達到華爾街的預期,股價出現下跌。
實際上,幾乎所有美國零售商都未能幸免。美國第二大折扣店營運商Target(塔基特)剛公布的第三季度利潤意外下跌了4.4%,關鍵是市場疲軟導致服裝和家庭用品銷售下滑。而美國百貨商店Sears Holdings(西爾斯)、家居賣場Home Depot(家得寶)的股價今年都出現下跌。
而零售商的壓力直接傳到了中國出口企業。浙江一家服裝企業出口部的陳先生表示,今年訂單已經在減少,很多企業由于訂單“吃不飽”而出現生產設備閑置。
同時零售商對中國商品的價格變得更加敏感。由于競爭壓力增大,零售商在終端市場根本不敢提價,而是以低價吸引消費者,如沃爾瑪比往年早3周就開始提供打折商品。這使零售商比以往更迫切需要低價采購,面對今年中國制造成本上升,他們并不愿意加價。
“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會一忍再忍。因為工廠要求提價后,采購商會對同類供應商進行新一輪詢價,并在充分談判后選擇價低的工廠,提價的工廠會面臨訂單流失的風險。”一位采購經理表示。如由于沃爾瑪要求維持去年的訂單價格,福建泉州順美集團公司今年就放棄了這個訂單。
現在美國次級債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具體影響還不明朗。但從宏觀上看,央行研究顯示美國經濟放慢1個百分點,我國出口就會下降6個百分點。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2007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2%,其中美國經濟將增長1.9%,比去年低1個百分點。
中國產品價格優勢受挑戰
相對于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壓力,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更大風險是產品價格優勢正在退去。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雨時認為,目前對我國出口影響更多來自內部,包括出口退稅下調、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以及人民幣升值、原料漲價、工人工資上升等,制造業出口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
“陶瓷產品的出口退稅在2006年底從13%下調到8%,今年7月份又下降到5%,明年1月份可能沒有退稅了。再加上目前人民幣一直處于上升狀態,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已經超過10%。我們出口幾乎沒有什么利潤了。”一位深圳陶瓷貿易商鄭先生表示。
除了陶瓷產品外,今年7月份有2831個稅目的商品的出口退稅下調。包括塑料、玻璃、皮革制品、木制品等。
此外,加工貿易新政策規定,企業進行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時要繳納保證金,造成企業流動資金壓力。東莞一家木制品玩具企業的老總表示:“現在已經把工廠的規模縮小了一半,年生意額從8000萬元人民幣減到4000萬元左右,準備堅持一段時間或者關閉。”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