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不確定的市場,確定的渠道
“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為王”等理念的提出,進一步說明市場對渠道重要性的肯定。渠道地位的提高直接帶來了作為站在渠道前沿和通路終端的代理商、經銷商、銷售商市場權重的增強,間接帶來了廠家對商家的重視、選擇和爭奪強度。同時對經銷商和代理商而言,不是更有利,而是要求更高,挑戰更大,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多變。不確定的市場因素,要求經銷商、代理商有更好把握市場和渠道的能力。銷售商、代理商的最高水平是清晰地認識不確定的市場,有效地鞏固確定的渠道。
市場變幻難以預測
大家平時經常談到縫制行業的洗牌將馬上開始,而事實上這種洗牌幾年之前就已經開始,只是原來是隱性的,接下去可能會是顯性階段。原因有內外之分:一是外因,與縫制業唇齒相依的服裝行業,由于出口退稅的逐步取消,人民幣匯率的繼續提高,加上勞動力成本的提高,2007年明顯的疲軟,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出現了關、轉、遷的現象明顯增多。二是內因,服裝產業的變動推動了縫制業的變化??p制產業內部存在的創新明顯不足,技術突破不明顯,核心競爭力不強,再加上市場秩序環境不友好,價格戰殺得刺刀見紅,連環債環環相生,積重難返。服裝企業、經銷商、制造商、零配件企業債務鏈叢生,嚴重擾亂了公平、等價交換的市場規則,這些情況暫時難以有較好的改善方案。
確定的渠道堅強的后盾
縫制產業有許多不同于其他行業的軟肋,集中度不高、市場分散、難以用大賣場的,模式操作,適合點多面廣的分散銷售和服務模式。正因為這些特征,才催生了縫制產品商貿這個龐大的網絡。實踐早就回答了銷售模式的問題,在這個領域,暫時還難以找到更好的辦法來替代經銷商代理產品的模式。“標準”這樣的上市公司,也十分注重與代理商的合作與共贏,他們提出“品牌在渠道中成長”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渠道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國內頂尖的品牌企業,無一不是靠做大渠道發展起來的。凡是堅持與銷售商合作共贏的企業這幾年都發展得較好,個別沒有選好代理商,特別是不重視代理商隊伍建設的,都遇到了一些業績提升上的問題。大家經常說:一流產品+一流經銷商二超一流市場;二流產品+一流經銷商二一流市場;一流產品+--流經銷商;二流市場,說明的就是經銷商選擇和培訓的重要性。在縫制設備領域,“得渠道者得天下”還應該進一步闡述為得優秀經銷商者得天下,這樣才算全面。
確定好的經銷商
選擇經銷商是品牌企業的重要功課,廠家的選擇標準是經銷商的指揮棒,那么品牌企業選擇代理商的一般標準是什么呢?一般地說,有以下9種經銷商是廠家看重的。
1、最受人尊敬的經銷商,此類經銷商有大局觀,有社會責任感,在當地頗受人尊敬。
2、有實力的經銷商,在區域內做大,有相當的影響力。
。 3、有大公司背景和受過良好教育出生的經銷商,曾在大公司里任職或受過高等教育,做人做事較為規范。
4、理念先進,沖勁十足的新生代經銷商。
5、市場開拓能力很強的經銷商。
6、有團隊精神,熱心于行業組織
8、有善看大勢,能給相關利益人提出建設性建議的經銷商。
9、服務理念突.出,服務隊伍健全有力的經銷商。
好的經銷商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是點點滴滴與制造商配合與使用商配合中建立充分的互信造就的,當然好的經銷商也是好的制造商賦予的,反之,失敗的經銷商也是由失敗的制造企業造成的,這里面是互進、共榮、同命運的關系,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渠道需要變革
我國是一個縫制行業渠道建設的大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縫制設備及零配件經銷門店接近2萬家,區域除少數幾個服裝空白省區外,門店遍及各地,觸角甚至伸入鄉鎮。多不一定大,不多肯定不大,大不一定強,不大肯定不強,我國企業的渠道建設就面臨著由多變大、由大轉強的選擇,變革渠道是為了進一步確定“渠道為王”的地位。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大家較為普遍的認識是:渠道的管理體制需要變革,管理渠道的辦法也需要變革,而提高渠道從業人員素質是渠道變革的根本所在。變革都要以人為本、為中心,渠道變革也同樣如此,擺在大家面前的任務是如何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雖然道理并不高深,但實施起來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