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里面出秩序
近日欣聞江蘇工商聯服裝商會縫制設備商貿委成立的消息筆者精神為之一振眼睛為之一亮。雖然成立商會、協會并不是新鮮事,許多地區已經走在前面,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今年是一個地方協會、商會成立的大年,繼福建省縫制協會成立,江蘇縫制商貿委成立,寧波市縫制協會也在本11月30日正式成立,還有幾個地區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這一現象昭示了通過組織協會、商會開展有效的工作,或將成為規范行業秩序的生力軍,成為規范行業秩序切實有效的起步鑼,值得慶賀并予以期待。
協會、商會是一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平臺,通過這么一個組織,對內把志同道合的會員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對外把優勢資源整合起來,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共同進步一同發展。如果說規范行業秩序有什么現實途徑的話,也許這就是其中最可行的一條,因此我以為應該好好研究一下縫制行業地方協會在新形勢下如何積極有效開展工作的問題。召開一次全國各地縫制協會的工作研討會也是必然。
協會、商會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因為各地情況不一,市場有別,作用也因地而異。但問題的關鍵是,有的協會、商會雖然有派頭卻很少有活動,開展的活動也是勞民傷財的多,務實有效的少,輕的聚在一起吃喝一樂,正題泛泛而過。重的有名無實,有利則動、無利則止。當然這樣的協會還是極少數,大部分協會、商會工作還是有顯著成效的,在自我管理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有很多協會、商會的帶頭人告訴我,適當的時候要走出去取取經,學習兄弟協會、商會有益的經驗,有個別協會還打算去國外走一走,看看人家是怎樣工作的。只有走出去,才能走上去,只有走上去,才能走下去。協會的生命在于活動,商會的活力在于共贏。成立協會、商會的目的就是讓參與者共同遵守規則,并一同受益。江蘇縫制商貿委提出的“構建平臺、加強交流、整合資源、共享發展”的宗旨是很有眼光的。
有一個觀點認為,制度是第一生產關系。有完善科學的制度作為保障,生產關系就能和諧,規范行業秩序就有希望。那么制度從哪里來,怎樣才能執行下去?這就需要一個組織,組織里面出制度,制度里面出秩序,所以組織里面出秩序。就目前來說,成立地方協會、商會并在上級協會、商會的指導下,開展各具特色,切實有效的工作,是規范行業秩序的重中之重。
組織起來才能規范行業秩序,組織里面出秩序,得有幾個條件,其一、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并有一個樂于奉獻、顧全大局的帶頭人,和一個團結協作的核心班子。其二、有能力把協會、商會全體成員用規章制度捏成一個拳頭,并有智慧協調好內部的諸多關系。其三、不斷地推陳出新,創新工作才能使協會、商會常辦常新。反之隨著時間推移開始的熱情可能逐漸歸于湮滅。因此,認真做好組織工作應該成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