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服飾產業爭創“國際級”
株洲的紡織服飾產業描繪新藍圖。12月4日,株洲市委、市政府邀請專家學者,就《株洲市紡織服飾產業發展規劃綱要(草案)》中的產業發展方向、產業發展布局等問題座談。
《綱要(草案)》對產業布局提出一點、二線、四中心、六基地的“1246”模式。“一點”即提升改造和完善蘆淞服飾批發市場,將其建設成為較高檔次的服飾展示交易中心;“二線”即在省道211蘆淞區——株洲縣,國道320、106的荷塘區——醴陵市——茶陵縣的交通干線兩側擇優選點,發展紡織服飾產業;“四中心”即建設蘆淞服飾展示交易中心、中低檔服飾批發物流中心、服飾面料輔料配件設備供應中心、服飾倉儲配送中心;“六基地”是建設品牌服飾加工、紡織加工、洗水工業、標志服飾加工、來料配套服飾加工、針織飾品加工基地。爭取到2012年,全市服飾市場實際成交額達到500億元,紡織業加工能力達60萬錠以上,本土加工的產品占蘆淞市場銷售的一半左右,服飾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
專家學者建議,株洲紡織服飾產業發展必須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加強產品檢測和質量標準制定,加快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建設,加強政府在產業發展中的引導和服務職能作用。
市領導黃曙光、翟篤培出席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