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見部分中低檔內衣仍無“國標”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標準已經實施兩年多的時間了,然而近日記者在對錦州內衣市場采訪時發現,仍有部分中低檔內衣無此“國標”,相反,一些品牌內衣的執行情況較好,內衣上有顯著的“B類”標志。
據了解,服裝產品新國家標準于2005年1月1日起實施,過渡期一年。到2006年1月1日,如果服裝不符合這些標準,不能上柜交易。它是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將紡織品分為A、B、C三類,分別是嬰兒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和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新國標”規定了服裝必須達標的5項指標,包括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游離甲醛、PH值、色牢度、異味。近日,記者來到錦州市一家超市和一家商場進行了采訪。記者先來到一家超市的內衣柜臺,這里分體式的保暖內衣、文胸、內褲品牌眾多。在一個打出特價的品牌專柜前,前來選購的顧客特別多。記者隨手拿起樣品的商品標簽看了一下,上面寫明生產標準符合“GB18401-2003”,并寫明“B類”。在其他兩個內衣品牌前,記者也見到了相同的內容,非常符合強制性國標的要求。今年的保暖內衣市場流行內層有絨貼身穿著的款式,記者在這家超市一保暖褲專柜前也看到了書寫規范的內容。在一文胸柜臺,記者看到在一處不顯眼的標簽上同樣寫明符合“B類”標準,按照某生產標準生產等內容。另一家商場的情況大致相同。據這家商場的營業人員介紹,自從國家這一強制性標準實施以來,大的生產廠家比較自覺,按照要求馬上執行。商場在進貨時嚴格要求供應商提供符合要求的材料,否則一律不得進入商場。
記者隨后來到一家商場銷售內衣的一個攤床,并詢問了一個不知名牌子的內衣多少錢,業者答道:20元一套。記者發現上面只寫著品牌名稱、廠名、廠址、成分含量、洗滌方法等內容,并無國家紡織品強制性標準。記者問業者上面為什么無“B類”標志,業者說不知道這個標志,她一直賣這個牌子,銷量挺好。并告訴記者,有沒有標志并不重要,關鍵是穿著舒適。在旁邊一內衣攤床,記者查看了三四種價格不貴的中低檔內衣,均沒有找到此標志,有的甚至連成分說明都沒有,只有廠址和聯系電話。記者發現,消費者對紡織品新國標有所了解,一些消費者在選購內衣時尤其注意是否有“B類”標志,而仍有部分消費者對此并不在意,他們更在乎的是內衣的款式和價格。據資料顯示,無安全標志的服裝在穿著或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安全隱患:一是織物上的游離甲醛會引起頭痛、身體軟弱無力等癥狀;二是偶氮染料在印染合成過程中所剩余的某些芳香胺中間體,對人體具有致癌作用;三是紡織品中可能殘留重金屬汞、鎳、鉻、鉛以及砷等,重金屬含量過高,不僅會減弱人的免疫功能,還會引起慢性中毒,傷害人的中樞神經。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對看似并不重要的內衣仍要提高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