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機構國際論壇在上海舉辦
“只有深刻了解新技術的特點和內涵,才能在產品開發中立意高、有特色,擺脫低水平重復。”這是從座無虛席的縫制機械機構研究與應用國際論壇傳出的一句精彩演講。
為加強在縫制機械機構創新的研究、應用和國際交流,進一步拓展創新思路,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中縫協科技委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構學專業委員會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共同舉辦了“縫制機械機構研究與應用國際論壇”,邀請來自中國、德國、日本、意大利等有關知名教授和專家到會作專題交流。
作為第7屆中國機構與機器科學應用國際會議(CCAMMS 2007)的分會場之一,“縫制機械機構研究與應用國際論壇”由中縫協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傳動分會機構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師范大學、陜西科技大學協辦, 上海師范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承辦。中國機構與機器科學應用會議(其前身稱為凸輪機構會議)每逢單年舉行,從2005年起會議采用聯合相關行業協會共同舉辦,進一步加強了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的聯系和合作。
中縫協理事長田民裕在發言中指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縫制機械行業正面臨著一場科技革命:電腦控制、模糊控制、遠程控制、信息化技術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大量應用使得縫制機械的性能變得更方便、更可靠、更能滿足用戶的要求。在這些紛繁復雜的技術變革中,縫制機械的機構研究和創新,依然是產業技術發展的核心,在機構研究上邁出的每一小步,都將成為推動世界縫制機械產業發展的一大步。希望通過本次國際論壇,能對世界縫制機械機構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促進世界縫制機械行業的和諧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來自內地、香港、德國、日本、意大利的五位專家分別作了主題報告,能容納120人的主會場座無虛席,其中行業代表、企業科技人員超過80余名。
代表們都認為這次論壇的內容比較有針對性,特別是日本兄弟、杜克普公司等專業代表的發言,對企業的科技工作有直接的促進和指導作用。其它有關專家雖然沒有涉及到具體的縫紉機產品,但對企業的開發思路、開發理念的提升等方面均起到促進作用。通過此次論壇可以看出,骨干企業對科技工作越來越重視,科技人才也非常渴望有類似高水平的講座和交流學習的機會,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已經取得較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