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與模式的雙重突破
- 中國已經不再單純作為世界工廠的意義存在,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希望能從中國8000億美元的零售市場中獲益。
13億人口基數,快速崛起的中產階段和富豪們,逐步增強的購買力,共同組成了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需求的動力來源。
2007年,國際資本也以更加戰略性的目光關注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紛紛投以巨資。
百麗、中國動向的上市,讓中國服裝生產企業馳入資本舞臺,開始長袖善舞的時代。全聚德的上市,則為中國餐飲老字號實現了上市的夢想,也開辟了中國傳統餐飲業新的思路和發展模式。
這一切,任誰也不能將目光跳過2007年的中國快消品市場,無視這個市場涌動著的巨大動力——這股來自地心深處的動力。
上市,華麗的蛻變
2007年5月14日,百麗國際(1880.HK)招股結束,以上限6.20港元定價,凍結資金超過4337億港元,突破牛氣沖天的工商銀行上市創下的4156億港元之紀錄。此輪IPO,百麗國際募得資金86.6億港元,上市當日市值500億港元,超過市值386億港元的國美電器(0493.HK),被香港媒體力捧為“內地零售市值王”。
百麗旗下擁有百麗、天美意、思加圖、真美詩等八個鞋類品牌的連鎖店,同時也是耐克、阿迪達斯在中國最大的運動鞋分銷商。其在內地150個城市擁有2800多家女鞋店、1000多家運動鞋連鎖店,并在香港、澳門以及美國設立了35家零售店。
百麗的成功為中國鞋業制造商打了一支強心劑,讓達芙妮、奧康等眾多品牌萌起資本市場躍躍欲試的沖動。
另一家時尚運動服飾企業中國動向的成功上市,說明了品牌“領養”有一天可以成為品牌“自有”。
2007年10月10日,中國動向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6年初,北京動向(中國動向的前身)出價3500萬美元向意大利方買斷Kappa在中國大陸及澳門地區的品牌所有權和永久經營權。北京動向出讓20%股權,獲得了摩根士丹利38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以此支付品牌交易過程中的巨資。
2007年,中國動向前5個月銷售額達6.97億元,同比增長175%。2008年中國62億美元體育用品市場等待中國動向去挖掘。
除此之外,快消行業上市的企業還有全聚德、味千拉面、體育國際等。
毋庸置疑,中國的快消品行業,尤其是服裝和餐飲行業從未像2007年一樣在資本市場掀起如此巨大的浪潮。
模式,也是一種速度
一家服裝百貨連鎖企業,平均1.2天的速度開一家新店。
這家名叫ITAT的企業,成立于2004年,背后卻站著八個股東,它們分別是:中聯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歐洲銀證遠東有限公司、中國亞洲連鎖百貨有限公司、美華投資(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美國摩根士丹利、美國藍山(中國)資本、美國CITADEL投資集團、美林(亞太)有限公司。
ITAT發展3年的時間吸引如此多風投機構,在2006年11月和2007年3月兩次融了1.2億美元。
ITAT之所以能夠吸引這么多著名風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輪番注入,在于它的模式。
ITAT創造性地打造“零庫存、零場租”的“雙零模式”,與商場業主、供應商締結“鐵三角”同盟關系,共擔風險、共享利潤,實現“多方合作,多方共贏”的商業新模式。
在總銷售額中,廠家可以獲得54%到60%的分成;業主(地產商)大致獲得10%到15%的分成;而ITAT則可獲得25%到36%的分成。
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把生產廠家的縫紉機搬到銷售柜臺,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降低了營運成本和企業經營風險,真正做到服裝百貨的交易所,使消費者可以用最實惠的價格獲得最優質的商品。
以ITAT的發展速度,2007年底門店將達到1100家。
目前,ITAT已經產生了上市的打算。
除了ITAT所創造的模式和速度之外,北京華貿中心的新光天地開創了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新的商業模式。
2007年4月19日開業的新光天地,萃取了百貨公司的商品多樣化與購物中心的舒適體驗,18萬平方米面積內,容納了全球938個知名品牌,包括世界頂級名品、百貨精品、各國風味餐廳等。在這里,不僅可以買到各種世界名牌,還可以買到百貨公司一樣豐富的物品,并能進行休閑娛樂。
這種模式被認為是目前國際上最新的商業模式。而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研究報告預測,中國奢侈品市場將以10%-20%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
也就是說,中國潛在的巨大消費能力培植了新光天地高檔消費品全新的商業模式。